來源:精益營銷茶館,作者:王浩老師,邀請王浩老師講課請致電13718601312。
各位銷售團隊的負責人、各路銷售高手、各位培訓經理:
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們來分享一個全新的名詞,叫“閉環銷售—精益銷售能力”。我們通過四節課程,去解決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什么是有成效的銷售技能?
搞清楚這個問題,有什么意義?
我從事培訓將近十年,專注于兩個方向:管理、銷售。在銷售領域,我接到數以千計的需求,大家的核心訴求都是:實戰、實用。但到底什么是實戰、實用的銷售技能?用什么標準來衡量,或者,如何描述。1000個人,有1000種認知。這就亂了套了。所以,今天,我們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以建立一個清晰的認知,明確有成效的銷售技能(能力)是什么?也方便企業或銷售人員正確的學習、有系統地提升自身的能力,或者,有計劃地安排培訓。
一、銷售的閉環任務
按閉環思維,銷售任務可分三類場景、七項業務:
業務管理:
·客戶管理:對客戶資源、信息進行分類管理。
·客戶策略:按客戶分類和需求特征,采取不同的銷售策略。
訂單開發
·開發客戶:尋找客戶,獲取聯系信息、明確關鍵人物、保持聯系。
·爭取訂單:在客戶采購周期內,參與競爭,滿足客戶需求,積極爭取訂單。
·維護關系:雙方合作后,認真維護客戶關系,確保重復購買。避免客戶流失。
·提升合作: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提升雙方的合作層次,增加銷售量。
貨款回收
·貨款回收:合同執行過程中,收取貨款或項目款。
二、訂單開發的底層邏輯
訂單的開發,有三個底層邏輯:
1,訂單流程:所謂的訂單流程,就是基于采購流程的最佳銷售路徑。客戶的采購分兩種:一種叫即興采購,一種叫理性采購。凡是理性采購,客戶都有幾個階段的篩選,也就是采購流程。我們要拿下訂單,必須順著這個采購流程,把握時機。這是最基本的。如果客戶還沒有進入采購流程,我們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強人所難,讓客戶掏錢買我們的東西。
所以,訂單的開發,第一個底層邏輯是訂單流程。
2,閉環溝通:所謂的閉環溝通,就是直接獲取節點成果和訂單的溝通套路。溝通要有成果,必須抓住客戶心理。因此,基于客戶心理,這個閉環溝通套路包括五個環節:培養關系、挖掘需求、呈現產品、商務談判、合作促進。
閉環溝通要強調的是,沒有成果的溝通,等于白忙乎。真正有成效的溝通,一定是成果推斷的溝通技術,也就是說,先明確成果,再設計溝通技能。
3,成果控制:所謂的成果控制,就是成果的識別與驗證。換句話講,我們得明白什么是銷售的成果,同時,還得從客戶那兒驗證,這成果是真的,還是假的。滿足這兩點,我們也就做到了成果控制。
總結一下,訂單流程、閉環溝通、成果控制,乃是訂單開發的三個底層邏輯。
這一節,我們對銷售的本質,也就是銷售的閉環任務、訂單開發的底層邏輯做了一個闡述。關于這兩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請通過微信公眾號告訴我,很高興與你交流。
下一節,我們說說:精益銷售能力(閉環銷售能力)是什么?
上一節,我們講了關于銷售本質的兩個問題:銷售的閉環任務、訂單開發的底層邏輯。這兩個知識點,是界定有成效的銷售技能的基礎。
下面,我們來說說,有成效的銷售技能是什么?我們先給有成效的銷售技能取個名:精益銷售能力。
三、精益銷售能力是什么
1,精益銷售能力的定義
精益銷售能力,也稱閉環銷售能力。它是銷售人員在精益營銷思想指導下,執行銷售閉環任務(場景)——業務管理、訂單開發、貨款回收的過程中,以獲取節點成果和訂單為直接目標,應具備的閉環策略和閉環技能。
2,銷售關鍵節點控制
3,有關銷售能力、幾個容易混淆的概念
1)銷售技能和銷售技巧:銷售技能的屬性偏向于技術,是可以標準化的動作和話術,便于復制;銷售技巧的屬性偏向于藝術,比較靈活,也難以復制。
2)銷售能力和通用能力:時間管理、計劃管理、工具運用等能力,屬于通用能力,并非銷售人員所特有。所以,這類能力不應歸入銷售能力范疇。
3)似是而非的銷售技能:溝通技巧、商務禮儀、客戶心理分析等,看起來好像是銷售技能,其實不算。為什么?嚴格地講,銷售技能要和銷售場景(訂單開發、貨款回收)直接相關。而溝通技巧、商務禮儀、客戶心理分析等主題,沒有直接對應銷售場景,且內容比較寬泛,在實際的應用中,相關的知識還需要進行轉化、組合。所以,這類主題屬于銷售知識,或通用技能。
4)心態、執行力的歸類:能力是一種可形成標準(或相對標準),且相對穩定的思維和行為。而心態、執行力等,不可能形成標準,且因人、因時而異,更是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它們屬于一種軟實力,不宜歸類于銷售能力。
這一節,我們基于銷售的本質,對什么是精益銷售能力(閉環銷售能力),做了一個定義和詳細的描述。關于精益銷售能力的問題,你有什么高見,請通過微信公眾號告訴我,很高興與你交流。
下一期,我們說說:精益銷售能力體系。
客戶心理和行為是有規律可循的,因此,銷售也應該有一個規律。有規律的東西,就是一門科學,科學是有標準的。精益銷售能力,也就是閉環銷售能力,為銷售的技能確立了一個標準,這個標準立足于以下幾點:
1,銷售技能,無論你給它取什么名詞,都必須立足于銷售的本質,也就是銷售的閉環任務,訂單開發的底層邏輯。
2,真正有效的銷售能力,必須是能夠獲取節點成果和訂單的閉環策略和閉環技能,否則,就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或者,難以復制的藝術。
通過精益銷售能力的定義,我們厘清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有成效的銷售技能是什么?而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僅要求我們學幾項零碎的技術,更要求我們掌握體系化的技能。同時,對各級銷售經理、人力資源部門經理來講,他們需要有計劃地安排培訓,而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花了時間、精力和金錢,卻沒有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因此,我們有必要明確一下,精益銷售能力的體系是什么?精益銷售能力如何對應不同的銷售等級?企業或個人又如何循序漸進地學習相應的技能課程。
下面三張表分別回答上述問題,希望對你的學習和工作有幫助。
四、精益銷售能力體系
什么是精益銷售能力體系?
精益銷售能力體系是關于精益銷售能力(閉環銷售能力)的一個整體結構。
五、精益銷售能力階梯
什么是精益銷售能力階梯?
精益銷售能力階梯基于精益銷售能力體系,按能力的高低程度劃分的能力等級。
六、精益銷售能力階梯與訓練課程
市場營銷體系、精益營銷思想
初級銷售
訂單流程技能:《銷售關鍵節點控制》(一)
呈現產品技能:《產品|方案呈現》
中級銷售
客戶管理策略、客戶開發策略:《精益銷售策略》
成果控制技能:《銷售關鍵節點控制》(二)
挖掘需求技能:《顧問式銷售》
合作促進技能:《合作促進與投標運作》
收款技能:《催收貨款》
高級銷售
培養關系技能:《關系營銷》
商務談判技能:《談判策略與技巧》
這一節,我們介紹了精益銷售能力體系、 精益銷售能力階梯,以及它們的應用。
關于銷售能力體系問題,你有什么高見,請通過微信公眾號告訴我,很高興與你交流。
下一期,我們說說,企業如何有計劃地提升銷售團隊的能力。
關于銷售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
1,企業自己培養好,還是直接招幾個高手好?
一些中小企業經常為這個問題糾結。這種糾結,大概是因為,畢竟培養要花代價,而從外面招幾個高手,拿來就用,顯然更劃算。問題在于,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銷售高手上你這兒來的理由是什么?
2,把銷售人員培養出來,他們跑了怎么辦?
一家企業,如果總是在擔心員工會跑,那我還是建議,你真的不要培養人。任何一家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始終存在博弈。這種博弈肯定不利于企業的發展。而減少這種博弈,只有三種方式:其一,管理者先信任員工;其二,通過管理策略來降低上下級之間的博弈水平,例如雙發目標管理,就是一個辦法;其三,和員工共贏發展的紅利,象華為的做法一樣。前兩種,一般企業都能做,第三種,則情況比較復雜一些。總之,想讓銷售人員多干活,花點錢培養一下,是值得的。
3,預算緊張,要不要在培養員工方面投入?
1942-1943年,抗戰進入最艱難的時期。因為倭寇的“三光政策”,晉察冀一帶的戰士們大多吃不上飯,只能啃樹皮、樹葉,成天忍饑挨餓。如此條件下,全軍上下照樣要練兵,可是,八路軍普遍缺槍少炮,怎么辦?沒真槍,就用木槍代替;沒真的手榴彈,就用木制手榴彈代替。為什么連飯都吃不上,還必須要練兵?因為戰士要上戰場,打倭寇,沒有戰技術,戰場上一定會吃虧——多流血,多死人。
當下,市場競爭如烽火連天,銷售就是一個“打仗”的職業,如果沒有技戰術的訓練,直接拉人上“戰場”,等于“送死”。所以,銷售團隊的能力建設非常重要。有些企業舍不得在這方面投入,算計著把業務員叫回來,來回的差旅費、住宿費,動輒幾萬,實在劃不來。問題在于,業務員在外面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耽誤的時間不說,光工資支出、丟失的客戶資源,平均攤到人頭上,至少也得幾萬。
比起當年的八路軍,我們現在的條件不知好多少倍。吃不上飯的八路軍堅持練兵,我們的銷售不練兵,就往戰場上派,有道理嗎?算賬要算兩筆比較賬,一筆是明的支出和暗的浪費,一筆是今天的投入和明天的產出。
4,得幾個需求,請老師針對需求,設計一個課程,算不算對癥下藥?
我們找醫生看病,醫生要問我們有哪些“癥狀”,再問問以前有什么情況,吃過哪些藥,再做檢查,經過分析后,才能出治療方案。當下的很多企業采購培訓課程,大多是給幾個需求的關鍵詞,然后直接要求老師“對癥下藥”。有時候,老師要做一些調研,也限于各種原因,不太容易。這相當于什么?企業自己給自己做診斷,然后呢?老師憑感覺去上課。這樣的培訓,絕對不能叫“對癥下藥”!
真正的對癥下藥,企業說說一些基本情況,讓專家做調研,然后,由專家做出判斷,應該如何解決問題,設計哪些內容。
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許多“專家”,語言表達能力尚可,至于說什么是真正的問題,如何解決,他自己根本就沒搞清楚。反正,“講”得好,企業就買賬。
5,課題吸引人,就是好課程嗎?
互聯網上做推廣,要搞“標題黨”。否則,就沒人關注。但培訓不是,培訓要解決問題,不是搞“標題黨”。既然是解決問題,就是從問題的本質出發,拿出實實在在的辦法來,尤其是,培訓的技能要接地氣,能用得上,能看到收益。這才是硬道理。
6,什么是能落地的培訓?
什么是能落地的培訓?培訓的技能學了,你能做到,或者,馬上可以在對應的場景中實踐。所以,能落地的培訓,背后隱含著一個邏輯,即培訓的技能必須結合銷售場景。
如果企業的確預算有些緊張,只是偶爾安排一場銷售培訓,那就做一場能落地的培訓,結合銷售場景,講一講閉環溝通技能,也就是精益銷售能力的核心模塊,這種做法,投入產出比最高。
7、如何有計劃地提升銷售團隊的能力?
有些企業資金雄厚,人員也多,通常每年都有培訓計劃。這類企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有培訓計劃,沒有培養計劃。
培訓計劃是每年要花一些錢,各部門安排若干課程。但是,落實到各部門報需求,就變成了五花八門,沒有規則可言了。簡單講,很多企業的銷售部門很難從系統角度做規劃,逐步安排培訓,全面提升銷售人員的能力。
培養計劃是從一個職業體系能力出發,從一開始就系統設計培訓方案,從策略到技能,打造“能打仗、打勝仗”的銷售能力。
顯然,既然在培訓上有固定的投入,就應該做培養計劃,而不是培訓計劃。基于這樣的思路,我們之前介紹的“精益銷售能力體系”就有現實的參考價值。
順便做一下廣告,我這兒有一個完整的方案,叫《精益銷售訓練營》,是基于“精益銷售能力體系”的培訓解決方案,比較適合于這類企業。
至此,關于精益銷售能力體系的介紹,就算講完了。因篇幅所限,有些點可能沒有講透。謝謝大家的支持!
來源:精益營銷茶館,作者:王浩老師,邀請王浩老師講課請致電137186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