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居然有一天計劃生育辦的要負責催生,城管大隊要開始發展地攤呢?地攤經濟刷屏,你是否也在躍躍欲試?
有人調侃,財務人天生就是擺攤的料。
行業研究、報表分析、基本面分析、數據挖掘……哪樣不是信手拈來,分分鐘KO同類地攤,占據商業先機;
記賬、稅收籌劃、申請牌照、價格戰、充足的現金流……哪樣不是擺地攤的核心競爭力,財務人一出場,就成為整條街最靚的仔!
財務人應該如何處理“無票支出”
不少人表示“自己的創業之路是不是可以從地攤開始了”但作為財務人,其實更關心的是“地攤經濟”會對賬務處理有哪些影響,首當其沖的就是“無票支出”這個業務,90%的財務人表示從來沒有接觸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財務人應該如何處理這個業務
“地攤經濟”下國家稅法規定如下支出,不用發票同樣能做稅前抵扣。
01 支付個人500元以下支出
場景:
在地攤上,向個人攤販購買水果等,一次性不超過500元時,只要拿到收據,就可以做稅前抵扣。
所需附件:
注明收款單位名稱,個人姓名及個人身份證號,支出項目,收款金額等相關信息的收據。
政策依據: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的2018年第28號公告中規定:對方為從事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個人,其支出以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或者收款憑證及內部憑證作為稅前抵扣憑證,收款憑證應載明收款單位名稱,個人姓名及身份證號,支出項目,收款金額等相關信息。
重要提示:
只有向個人支付500元以下的支出,才能憑收據做稅前抵扣。
案例:
地攤上王攤主修理電腦,支付王攤主 200元,獲取到收款人姓名及個人身份證號,支出項目,收款金額等相關信息的收據。
稅前抵扣,會計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修理費用 200
貸: 現金 200
02 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場景:
企業節日向員工發放的福利費,員工生活困難補助等,不需要取得員工開具的發票,就可以稅前抵扣
所需附件:
福利費,困難補助發放明細表,付款證明等福利支出憑證
政策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企業發生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酬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重要提示:
只能用于員工福利費,且不能超過薪酬總額的14%。
案例:
公司向李攤主,購買雞蛋,粽子等共計4萬元,作為員工端午節福利。
會計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福利費 4萬元
貸:銀行存款 4萬元
看完這些會計業務之后你是不是還對這些疑問:“地攤經濟到底是什么?地攤經濟會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地攤經濟都有哪些城市開放了?”別急,接著往下看
什么是地攤經濟?
地攤經濟,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地攤經濟是城市里的一種邊緣經濟,一直由于影響市容環境而不能堂皇入室,但地攤經濟有其獨特的優勢,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
地攤經濟的好處有哪些?
2020年,"地攤經濟"火遍大江南北,各地政府紛紛傳遞出支持"地攤經濟"發展的好聲音。"地攤經濟"把"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轉化為群眾"真金白銀"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有利可圖
攤主經營費用低,沒有轉手費,沒有裝修費,沒有租金壓力,沒有雇員工資壓力,不用交稅,運營成本如此低下的情況下,販賣與正規商店同等質量的產品,就算價格比商場便宜,仍有利可圖。正是這樣的利益驅動,使得攤主們冒著物品被罰沒的危險擺賣。
2.消費者有需求
購買相同質量的產品,消費者肯定傾向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地攤的產品琳瑯滿目,從衣服褲子,手包,水果,日常用品,化妝品,首飾等等類別都有涉及,滿足了許多消費者的需求。而且,地攤特別適應低收入者階層的需要,現在產品同質化嚴重,正規的大商場販賣的東西往往價格偏高,在目前金融危機的前提下,低收入者需要的一般是質量不高,價格實在的產品。
3.緩解就業壓力
下崗職工,失業人員,新增的勞動力,離開了土地的農民,更有不少在職的員工在下班后也會去擺賣地攤,為的就是幫補收入。這樣的自發的,非正規的就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不僅有了充足的存在依據,更存在積極的意義。
4.帶動作用
一般有擺賣地攤的街道會比較熱鬧與繁榮,廉價的地攤可以吸引消費者前來聚集,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一定程度帶動周邊正規商鋪的人流。
目前都有哪些地區開放了地攤經濟?
據數據不完全梳理,1950年時中國“地攤經濟”相關政策還較為空缺,隨后經歷了一系列改善和健全,逐漸解決了流動攤販的身份和管理問題。
而隨著“地攤經濟”兩度獲李克強總理“點贊”,目前全國已有20余地明確鼓勵發展地攤經濟,許多地方也正在加緊制定鼓勵政策。
“地攤經濟”真的是新風口嗎?
從短期來看,擺攤成本較低,操作簡便,地攤經濟受到關注將會利好消費行業,一方面帶動消費,另一方面拉動就業人數上升,成為經濟復蘇的新動力。
微觀層面上,地攤經濟有利于活躍底層經濟,低端消費品有望受益。交易雙方在沒有租金成本下,一個賺到了錢,一個買到了便宜,促進供需雙方的平衡。
然而從長期來看,地攤經濟更像是在現行經濟環境之下,一次迫不得已的行為。經濟發展受到疫情影響、就業市場蕭條、消費需求不足,地攤或許是一部分困難群眾解決生活問題的好方法。
所以,地攤經濟實質上也是一項“維穩”的舉措,讓更多人有事做、有錢賺,增加收入來源,同時,也讓整個市場經濟活起來,促進經濟盡快恢復。所以,從宏觀角度上,國家會給到地攤經濟一定的支持。
其實,擺攤雖然聽上去不那么高端,但攤主們起早貪黑,進貨賣貨,還要面對完全競爭的格局和種種環境限制,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許多大佬也擺過攤,周鴻祎擺地攤賣過書,也用電腦幫別人算過命;柳傳志20萬擺攤啟動資本被騙了14萬;劉強東也去過中關村擺攤賣盤……
擺攤對于很多人來說,也是一次磨煉和新的開始,而如今政策放開,或許又有不少人能在其中發現可觀的機會。
來源:新浪財經、微博、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