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分紅,6種形式,6種不同稅負:
情形一:境內法人股東
甲公司是乙公司100%直接控股股東,2019年取得從乙公司的分紅1000萬元,這種股東取得的分紅免征分紅的企業所得稅。
參考:
1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企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2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三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和第(三)項所稱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情形二:境外自然人股東
自然人甲屬于新加坡國籍人士,也是外資企業乙公司的股東,2019年取得從乙公司的分紅1000萬元,暫免征分紅的個人所得稅。
提醒1:不要簡單的認為我中國籍身份更換一下國籍,我就可以享受外籍股東免征個稅的優惠。
提醒2:分紅的企業是外資企業,而且外資占比必須超過25%以上,用海外的錢投資回境內,這樣的企業才是外商投資企業。
參考:
1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20號):二 下列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八)外籍個人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
2《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關于取得境外永久居留權的中國自然人作為外商投資企業外方出資者有關問題的批復》(匯綜復(2005)64號),中國公民取得境外永久居留權后回國投資舉辦企業,參照執行現行外商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法規。中國公民在取得境外永久居留權前在境內投資舉辦的企業,不享受外商投資企業待遇。
情形三:境內新三板自然人股東
自然人甲是某掛牌公司乙公司(新三板)的股東,持股期限超過1年,2019年取得從乙公司的分紅1000萬元,免征分紅的個人所得稅。
參考:
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2019年第78號公告《關于繼續實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
現就繼續實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以下簡稱掛牌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公告如下:
一個人持有掛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對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持有掛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其股息紅利所得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上述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本公告所稱掛牌公司是指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開轉讓的非上市公眾公司;持股期限是指個人取得掛牌公司股票之日至轉讓交割該股票之日前一日的持有時間。
情形四:境內自然人股東
王總目前屬于中國國籍人士,擔任某企業股東,2019年度分紅1億元,請問應代扣分紅所得的個稅是多少?
答復:應代扣個稅=1億元*20%=2000萬元
參考:
1《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利息、股息和紅利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適用比例稅率為20%。
2 (國稅函[1997]656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征稅問題的通知》:
扣繳義務人將屬于納稅義務人應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收入,通過扣繳義務人的往來會計科目分配到個人名下,收入所有人有權隨時提取,在這種情況下,扣繳義務人將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分配到個人名下時,即應認為所得的支付,應按稅收法規規定及時代扣代繳個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情形五:個獨或者合伙企業股東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對外投資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紅利,不并入企業的收入,而應單獨作為投資者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稅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參考: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執行口徑的通知(國稅函〔2001〕84號)文件第二條規定: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對外投資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紅利,不并入企業的收入,而應單獨作為投資者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稅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以合伙企業名義對外投資分回利息或者股息、紅利的,應按《通知》所附規定的第五條精神確定各個投資者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分別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稅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情形六:境外公司股東
外資企業給境外的投資企業分配股息和紅利是要代扣代繳20%企業所得稅的,優惠稅率10%,有雙邊稅收協定的適用協定稅率。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非居民企業取得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五)項規定的所得,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注:若投資方所在國(或地區)與我國簽訂的相關稅收協定中適用低于10%稅率的,按協定低稅率計征。
來源:每日稅訊、品稅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