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企業培訓網 > 管理學堂 > 戰略管理 > 中國企業可以在成本上做文章 |
中國企業可以在成本上做文章 |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15-10-30 10:37:57
|
|
作者:周其仁
沒想到中國成本優勢消失得這么快 今天中國經濟形勢復雜,你可以看很多數據,很多不同的領域。如果時間非常有限,又希望把握大勢,看什么呢?那就看中國的成本,為什么中國經濟主要看成本,因為多少年中國就是靠這個吃飯的。 現在遇到什么新問題?我們沒想到中國的比較成本優勢消失的這么快。從今年八月份全球制造業的成本比較來看,同一件商品,美國制造成本是1美元,今天中國制造業是0.96美元。2002年,美國國會來做調查的時候,我們制造業的小時工資成本0.65美元,當時美國是21.6美元。短短十幾年時間,都說工人工資漲得太高,其實制度性成本上漲也很快,這是中國經濟增長下來主要原因。 為什么中國尤其要看比較成本呢?因為中國還沒有形成另外一個比較優勢,在我看來就是兩方面,一個是成本優勢,還有一個是獨到性優勢,就是只有你會,而別人造不出來的東西,蘋果手機為什么賣那么好,八年賣出7億臺,連續第五年獲得全球最具價值品牌。 創新、轉型不容易,需要時間 下一步中國經濟往哪里打呢?現在主調就是轉型、創新,這些我都沒意見,問題是創新、轉型不會那么快。你說創新這個話好講,做起來可不容易。我和一批企業家去以色列,一件事給我們觸動最大,拉比老師給我們講以色列教育的重要性,他講到以色列孩子放學回來,母親不問你考了幾分,不問老師教了什么,而是問你今天是否問了問題,是否問了好問題。我們三四十個人去,受刺激最大的就是這個事。這些企業家很多都是家長,回去就開始問孩子,你今天問了問題嗎?這顆種子就埋了進去,要什么時候收獲?總要有一個過程。 把虛高的成本擰出來支撐創新 那當下怎么辦?今年暑假我集中觀察一件事,現在“三駕馬車”只有消費好,因為消費領域里面的價格變動是最靈敏的,餐飲為什么好?年初誰看好中國餐飲業?八項規定不準吃喝,很多高檔店被迫關門,可現在你走進北京、上海,走進中小城市,中低端餐飲發展得非常好。北京金融街那么貴的地方,現在很多餐飲業開了進去,外婆家開進去,排不上隊。說明什么?需求定理是成立的,價格低,需求量就大,問題是你肯不肯調價。 同樣,為什么互聯網發展好?因為互聯網上的價格低,并不是人工低了,是互聯網免去了其他的中間費用,沒有收那么多亂七八糟的錢,所以價錢低。同樣的東西,價格便宜,需求量就起來了。很多人說為什么日本、美國移動互聯網不如中國這么火,因為日本的便利店、精品店沒這么貴,所以電商一出來,我們線下就稀里嘩啦的,就是因為我們線下不合理成本太高了,互聯網通過技術繞開了那些麻煩,第一,沒有城管,第二,沒有檢查衛生的,就起來了。當然,互聯網上的產品品質問題始終沒能得到很好解決,所以下一步就是給定比較好的品質,誰能夠把價格相對調下來,市場就起來了。 我去前海自貿區看,萬科現在抓什么商機,搭建了很多簡易又時髦的房子,年租500萬一年,就是利用自貿區把一些制度性成本降下來了。還有一門汽車生意,叫平行貿易,過去為什么中國進口汽車這么貴?關稅是一個問題,進口渠道的壟斷是另外一個問題。現在說平行進口,可以按美國、歐洲市場的配置挑車進來,同樣的車款,同樣的配置,那個價錢會差十幾萬,二十萬,排著隊買,看不到什么蕭條。給一定的品質,價格低一點,市場就回來了。 所以對企業來說,短期內要好好想想這個價格,相對價格高了的話,有沒有辦法調下來?我想起柳傳志說的“毛巾擰水”,中國無論從企業、地方政府還是整個國民經濟,有沒有可能在短期內把虛高的成本給擰出來,用這個東西作為過渡,來支撐創新,支撐轉型,支撐更高水平的改革?否則,你不能做更貴、更有獨到性的生意,又不能節約成本,怎么有路可以走? |
 |
版權聲明: |
1.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 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