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企業培訓網 > 管理學堂 > 戰略管理 > 全球金融業裁員潮意味什么? |
全球金融業裁員潮意味什么? |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15-10-30 10:40:53
|
|
作者:易憲容
日前,全球金融業正在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裁員潮,對此,投資者及國人不知道觀察到了沒有又觀察到了什么?全球金融業的裁員潮又意味著什么?它對全球金融市場將會產生什么影響? 比如,有報道稱,德意志銀行正在計劃裁減大約2.3萬名員工,裁減員工人數達25%左右,部分會通過出售旗下郵政銀行(PostBank)部門的方式進行。 還有,按資產計,意大利最大銀行UniCredit計劃裁減大約10000名員工,占員工總數的7%,目標是削減成本和提高盈利。 目前該家意大利銀行在全球17個國家雇用了14.66萬名員工。由于預期低息環境將在未來幾年內都難以改變,這將嚴重損害該銀行的盈利,為了提升銀行的利潤,只能從裁減員工下手。 英國巴克萊銀行等也在計劃裁減數千名員工,并采取各種來緩解銀行利潤增長的壓力。 今年以來,許多國際大銀行也相繼出現裁減員工的熱潮。今年3月富國銀行宣布將裁減員工1000人;5月摩根大通也宣布明年將裁減員工5000人;6月匯豐銀行也宣布全球重整計劃,裁減員工5萬人;7月美國銀行宣布第二季度裁判近3000人;香港的渣打集團也將裁減250個高層職位。 過去5年里,華爾街六大投資銀行已經裁減員工8萬人。也就是說,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一波又一波的全球金融業裁減員工潮正在興起。 而金融業是最先嗅出經濟前景的一個行業,這個行業出現裁員潮是不是意味著該行業的困難?是不是意味著全球經濟景氣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大?是不是意味著新的金融危機將要發生?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后的情況也是如此。 應該可以看到,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如此震蕩與波動,金融業所面臨的風險也就越來越高,利潤增長壓力越來越大。那么全球金融業為何會如此震蕩,根源在哪里? 盡管其中有當前金融市場交易方式、交易規則、交易工具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是導致當前全球金融市場如此震蕩與波動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程式化交易的興起。 可能更為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全球實體經濟一直處于極端低迷或增長停滯中,盡管各國都在采取最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向市場注入大量的流動性,但是全球的實體經濟一直難有起色或一直處于嚴重的增長放緩的困憂中。如果實體經濟不好,當然會讓金融業受到嚴重的影響。 比如歐美發達國家有銀行業,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前都是全球企業的翹楚,它們不僅在全球各國市場快速擴張,也讓銀行極好的業績把其股價一輪又輪的推高。 銀行業為全球利潤水平最好的行業,其股價水平也只有其高,沒有最高。 比如香港匯豐銀行、美國花旗銀行。但是,美國金融危機之后,不僅讓全球發達國家的銀行業受到重挫,而且由于經濟環境及市場環境變化,使得銀行業的經營越來越困難。 特別是全球市場極低利率水平,使得銀行業的利潤水平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這也使得銀行業的股票價格低了更低。所以,強大的利潤增長壓力,銀行業不得不減少員工,降低成本。 也就是說,當前全球市場金融機構的裁員潮,這不僅意味著全球金融業面臨巨大的困境與風險,也意味著全球實體經濟經過7-8年的努力根本就沒有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困境。 而且金融業是最先嗅到全球經濟前景與趨勢的行業,全球金融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裁減員工潮,也意味著全球經濟面臨的危機與風險也在增加。有可能新的金融危機可能爆發。只是它們比其他行業先行一步。 在中國,盡管沒有掀起金融業裁減員工潮,但在政府為了救經濟采取的一輪又輪的寬松貨幣政策之后,利率水平已經降低到歷史最低。這就使得國內銀行業競爭力及利潤水平全面下降。 在前十幾年,無論誰辦銀行或進入銀行業,也不管其經營水平如何,即使是從計劃經濟轉軌而來國有銀行,國內銀行業都能夠躺在獲利,每家銀行無論是規模還是利潤水平都出現空前的增長。 但是,今年的情況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內的銀行業不僅利潤水平降低到十年來最低水平,而且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快速上升。 國內銀行業的風險也在快速增加。問題的根源同樣是國內實體經濟的增長速度放緩,一些泡沫面臨擠破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銀行業也只能自保,想辦法生存下去。 但是,即使這樣,當前國內銀行業同樣面臨巨大的風險,這些風險能否化解同樣是不確定的。 |
 |
版權聲明: |
1.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 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