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袁岳
作為一個天使服務與創投機構的創始人與操盤手,在各個地方經常會被媒體或者創業者問到這個問題:選擇天使投資項目大家都知道要看人與模式兩個要素,如果只看一樣,那么哪個要素更重要?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我的回答是:商業模式。主張選擇人的投資家有很多的理由,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我的理由是:事如其人,其實一個人設計的模式與做出來的模式才真正體現那個人,否則我們就變成了在看相、領悟、猜測與經驗判斷中間來回了。不排斥我們有老江湖到了看人幾眼,問上幾句就能立馬判斷出人的份量輕重的能力,但是我要說,其實這是很例外與特殊的情形,對于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在模式中才可以實現對于人的判斷:其一模式的選擇可以看出創業者對于趨勢的關注與判斷能力;其二模式選擇與模式意識能夠看出創業者對于產品、市場、技術與其他要素的整體把握能力與特點;其三模式本身可以看得出創業者在其個人愛好與團隊能力的協調、個人專長與事業發展需要的平衡上的選擇與做法。換句話說,從模式的選擇上可以看人,而反之則不一定能成立。
當然把模式與人的特點分離的做法本身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常見,也沒必要,我們在看模式的時候就考察了人,而在看人的時候就判斷了他的模式,這兩者之間不是一對對立的關系。而且就模式而論,很少有創業模式是在一開始就很成熟或者獨特的,而作為創業者也很少有一出手就很練達與成熟的。模式是在行動中修正與優化的,人是在錘煉中摔打與煎熬出來的,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對于創業者的模式與個人特點的考察都是一種對于其潛力、悟性、能力與資源整合素養的信心與判斷。
在做這樣判斷時,我們往往假想投資人是處在優越位置的,實際上也未必,因為完全有可能有些項目的技術與模式超越投資人的經驗與判斷范圍,也完全有可能我們對于創業者的表象印象左右我們對他的看法,而幾乎所有的投資人都有后來為之扼腕嘆息的價值誤判的創業項目,就說明了在某些情況下,創業者與創業項目的獨特價值不被認同也可能是因為這些創業者與創業項目已經另有天地。因此,投資人雖然可以憑借自己的經驗作出很多有價值的判斷,但更多時候需要謙虛謹慎,對于創業者的探索與做法誠惶誠恐、探其幽微、發其巧妙,既是為自己不留太多大的遺憾,也是為我們不要錯失創業者與投資者合作相長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