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金錯刀 ,作者宸希
椰子,已經占領了大街小巷。從2年前瑞幸推出爆款生椰拿鐵以來,你很難找到一家沒有“椰子”新品的茶飲、咖啡店。
比如喜茶推出的椰椰芒芒、生打椰拿鐵;茶百道也有“復刻款”芒芒生打椰、生椰西瓜;老牌咖啡星巴克和加拿大品牌Tims也推出了對標生椰拿鐵的產品;一向最接地氣的蜜雪冰城,也推出了咖啡椰椰湊熱鬧。
椰子明顯成為了當今飲料的“爆款密碼”。
據咖門發布的《2022中國飲品行業產品報告》顯示,在40個新茶飲品牌中,有椰子的新品的占有92.5%,在所有水果中出現次數最高。
在小紅書上,人們已經不滿足于打卡各種“椰”字輩單品了。
有如何買到瑞幸同款椰乳的攻略。也有如何在7-11如何diy生椰咖啡的教程。
沒了椰子,年輕人都不知道怎么過夏天了。
短短幾年間,椰子能如此迅速地占領市場,到底做了什么?
2億顆椰子,喂不飽中國市場
椰子在中國不是新鮮事物了。
椰汁“老大”椰樹椰汁,在1999年就占有50%的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傲視群雄。
但隨著飲料市場的多元化,椰汁也逐漸沒落。
椰樹椰汁的植物蛋白飲料的市場占比,也從50%滑落至26.3%。
曾經的飲料霸王,淪為了土味飲料代表。
誰都沒想到,屬于椰子的第二個春天來得如此迅猛。
椰子的“翻紅”無疑要歸功于營銷大師瑞幸。
2021年,瑞幸推出生椰拿鐵,單月銷量超1000萬杯后,這款單品引爆了全網的椰子風潮。
不僅“椰子”成了新茶飲和咖啡界的爆款密碼,在瓶裝飲料市場,元老椰汁,和“椰門新秀”椰子水,銷量都在蹭蹭上漲。
從2017到2022年,我國椰子飲品市場規模由102億元飆升至144億元。
在近幾年京東的果蔬飲料汁產品統計中,椰子類飲品代表,if牌椰子水能連續41天霸榜前三。
椰子不光在便利店和電商平臺風光無限,在各大商場里,椰子也開始搶占新茶飲的陣地。
比如主要在北京半年新開24家店的cococean,以及在廣東開了27家店的蔻蔻椰。
而且,在cococean等門店里出售的椰子水并不便宜。
均價三十元上下的價格,在如今的新茶飲界都算是中等偏上。
用“椰子刺客”形容這些“新椰飲”,再合適不過。
椰子的翻紅,同樣也拉了“老炮”椰樹椰汁一把。
乘著瑞幸的東風,2021年,椰樹集團的銷量相較2020年增長了16.82%,22年比21年還增長了7.57%。
從高性價比的椰汁,到“椰子刺客”鮮制椰子水,椰子已經占領了大街小巷。
椰子飲品的火爆,也體現在原材料的緊俏上。
海南省是我國椰子的主要產區,每年能產出將近2億顆椰子,占總產量的90%以上。
但光在2022年,我國市場就消費了至少20億顆椰子,海南的2億顆只能算是杯水車薪。
得不到貨的供應商們,不得已把目光轉向了海外進口的椰子。
從2015年到2019年,我國椰子的進口數量從最初的12226.8噸,漲到了36406.1噸,直接翻了三倍。
海量椰子從泰國、馬來西亞等國涌入國內,就連傳統的“椰子大戶”椰樹,目前也有90%~95%的椰子依賴進口。
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未來中國市場的椰子需求量,只會越來越高。
椰子有三招,招招痛擊中產錢包
“中產化”是椰子產品近幾年爆火的重要標志。
從《2022年中國椰子液體飲品行業概覽》可以得到結論,椰汁飲品的消費畫像多為收入較高的城市人群。
能夠準確命中城市新中產的錢包,椰子產品有幾大爆款密碼:
平替牛奶、天然健康、口味能打。
牛奶一直都是咖啡和茶飲中的王牌配角,但是卷的時間長了,想要把牛奶玩出花,已經是難上加難。
如何找到牛奶的“平替”成了各大飲料廠家的新方向。
在嘗試了豆奶等諸多產品之后,椰乳脫穎而出。
椰乳是椰肉經過榨取之后誕生的產品,質地和牛奶類似,同樣含有不少的蛋白和油脂,可以成為牛奶在咖啡、奶茶中的平替。
于是,大量商家在經過研發之后,決定把牛奶換成椰乳。
其中,瑞幸的生椰拿鐵,就是以生椰乳代替牛奶制成的“椰子版拿鐵”。
奈雪的茶跟隨瑞幸的思路,拿椰乳代替牛奶,做成新的“椰奶茶”。
喜茶也曾經推出以椰奶代替牛奶制成的“椰椰凍雪糕杯”。
椰乳不僅可以代替牛奶,而且在健康方面,也更有噱頭。
相比于牛奶,植物出身的椰乳熱量更低,更能吸引中產。
商家在做宣傳時,也會以“純天然、植物蛋白”等標簽作為主要宣傳點。
近期最火爆的天然椰子水,更是以“天然運動飲料”的稱號打開市場。
根據數據分析,天然椰子水的成分幾乎可以媲美專業運動飲料。
在劉畊宏等一眾健身博主的帶領下,椰子水已經成為了新的消費趨勢。
拋開健康底牌,椰子的口味也很“能打”。
椰子的能打體現在其“百搭”上,能和任何食材搭配都不會過分搶戲。
在這種思路下,我們能發現在沙冰中混入椰子的“牛油果椰子奶昔”。
把果汁和椰子混搭成的“生椰西瓜”。
原本就含有椰子和芒果的楊枝甘露,如今也成為各大茶飲品牌的固定爆款。
就連最新出道的酸奶品牌,也要來蹭一把椰子的熱度。
從便利店,到新茶飲、咖啡店,椰子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消費場景中。
中產新寵椰子,迎來了自己的時代。
兩次進化后,椰子這次能火多久?
椰子飲料在中國能走到如今的地位,其實經歷了不少探索和改進。
總結下來,椰子飲品在我國的發展階段,總共經歷了三個時期。
以椰樹椰汁的霸榜為代表的輝煌時期,青黃不接的探索期,以及如今的中產化爆發期。
第一階段的產品較為單一,最典型的莫過于“從小喝到大”的椰樹椰汁。
椰樹牌椰汁宣傳手段堪稱簡單粗暴,多以“美白、豐胸”等功效為主。
消費場景也以節日贈禮、聚會團建為主,日常消費場景較少。
在飲料市場還不那么卷的90年代,椰樹的鮮榨椰汁以其優秀的品質獲得了大眾的認可。
等到2000年后,椰子產品進入了第二階段。
這一階段的中國飲料市場,突出一個百花齊放,舊時代的椰汁在時代裹挾下,逐漸失去了原本的位置。
第二階段的椰子產品在探索新的賽道,默默蟄伏,等待契機。
此時,來自國外的鮮制椰子水風火到了國內。
2015年,以Vita Coco與Zico等品牌為主的椰子水,打著“自然健康”的名頭進入中國市場。
但是彼時的中國飲料市場還在卷茶飲和運動飲料,口味清淡的椰子水,因為時機不巧妙,遭遇了滑鐵盧。
不過,外國品牌的頭鐵入駐,也為中國的商家們提供了思路。
有許多品牌開始默默部署自己的椰子水產品,等待一個出頭的契機。
疫情期間,隨著生椰拿鐵的爆火,椰子類產品終于迎來了翻身之日。
低溫萃取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新概念“生椰乳”,讓曾經的椰漿改頭換面。
此前用作椰汁原料的椰乳,搖身一變成為了“金牌輔助”,出現在茶飲、咖啡里。
同時,借著椰乳在B端生意的火爆,此前蟄伏布局的椰子水們,默默從幕后走向臺前。
以泰國if椰子水為代表的產品,占領了便利店的貨架。
現制椰子水品牌“好運椰”也在短時間獲取了三輪融資,在資本市場上獲得矚目。
相較于第一階段的椰汁產品,如今的椰子行業,更加注重年輕用戶的飲用場景,從送禮和宴會飲品,變成了日常運動、逛街、工作的固定搭配。
在營銷噱頭方面,也從單純的“功能性”,向著全面的“健康、自然”轉變,在功效之外,更強調品牌的價值觀認同。
為了能拔得頭籌,更注重品質的商家們則開始卷到了產業鏈的源頭:原產地。
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東郊縣,是我國的椰子重鎮,出產市面上25%的椰子。
此前,椰農們送來的椰子,多半都會留下椰肉和椰殼,倒掉剩下的椰子水。
在椰子水爆火之后,“廢料”椰子水的需求量突然猛增。
此前1900元/噸的椰子水,如今價格漲到了3500元/噸。
可以看到,隨著椰子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也給供應鏈源頭的產地提供了更多機會。
這無疑是一石二鳥的好事。
布局供應鏈,成了椰子品牌們“跑馬圈地”最重要的一步。
就像在咖啡界“得云南者得天下”一樣,在椰子界,誰能拿下我國的椰子產業,就能搶占先機。
曾經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谷,椰子行業終于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這份高光持續了將近三年,如今的椰子產品,還在不斷的自我進化、更新迭代。
陪伴中國人數十年的老面孔椰子,還能持續迸發新活力。
創新,才是產業進步的秘密。
【課程推薦】爆品戰略導師金錯刀帶領大家模擬案例實戰,重點分享如何通過用戶精準畫像,發現用戶一級痛點,發掘產品尖叫點,并運用爆點營銷法則,強化和擴大用戶參與感,打造流量產品引爆用戶口碑,從而打造爆品引爆市場!
【課程鏈接】金錯刀《爆品戰略》總裁營:產品為王,爆品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