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胡泳
上海市公安局日前稱,偵破一起以輿論監督為幌子、通過有償新聞非法獲取巨額利益的特大新聞敲詐犯罪案件,涉案者包括專業財經媒體21世紀網主編和相關管理、采編、經營人員及上海潤言、深圳鑫麒麟兩家公關公司負責人等8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指出,犯罪嫌疑人尋找具有“上市”“擬上市”“重組”“轉型”等題材的上市公司或知名企業作為“目標”對象進行非法活動。對于愿意做“正面宣傳”的企業,犯罪嫌疑人在收取高額費用后,通過夸大正面事實或掩蓋負面問題進行“正面報道”;對不與之合作的企業,在21世紀網等平臺發布負面報道進行惡意攻擊,以此要挾企業投放廣告或簽訂合作協議,單位和個人從中獲取高額廣告費或好處費。
此案一經披露,除了再度引發公眾對媒體倫理(尤其是財經媒體的倫理問題)的關注,公關公司的黑幕也讓人震驚。據虎嗅網披露,潤言公關公司一項目負責人曾說,公司的做法是,“讓上市公司拒絕和媒體接觸,有了負面新聞,我們負責處理,處理不掉,叫公司再掏錢,叫危機公關。我們所服務公司的負面新聞越多,我們掙得越多。”
無獨有偶,前些時候被查的央視主持人芮成鋼,被騰訊財經披露曾參股公關公司,服務的對象正是自己的東家央視財經。央視內部明令禁止職員私自參加商業活動,而芮卻從業內常見的車馬費、槍稿賺錢,上升到以參股形式,與公關公司私下聯成利益紐帶,利用采訪資源牟利。
如此公關業的存在,其巨大的惡果,就是在“危機公關”的緊鑼密鼓之中,把一家企業的危機轉化為一個行業的危機,最終把一個行業的危機轉化為全社會的危機。公關公司不僅僅是消除丑聞和“擺平”事端,還承擔著通過惡意詆毀對手、愚弄公眾以謀求私利的功能。
可怕的是,這種“逐臭產業”在當下的中國生意興隆。而且,該產業“與時俱進”,及時掌握了網絡這一先進的工具:公關公司紛紛進軍網絡,在網絡上,有意傳播假信息和刪除負面信息業已形成龐大的產業鏈條。惡意誹謗滿天飛,“網絡水軍”遍地走,當所謂“網絡營銷”與匿名的互聯網相結合,中國公關業最深層的病態暴露在世人目前。
對企業來說,如果中國式的“公共關系”永遠與公眾無關,只是用作公司害怕面對用戶的借口,和吹噓自身的手段;甚至更加糟糕的是,越來越變成消除負面信息、攻擊競爭對手、操縱輿論、把公眾當猴耍的工具,那么,不論公司大小,危機總會爆發,而且,一旦爆發就會呈現雪崩效應。
社交媒體時代,千夫所指,無疾而死,況有疾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