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王先琳
中國那位姓秦的始皇爺,當初在統(tǒng)一“度量衡”的時候,大概萬萬不會想到,他統(tǒng)一的用以丈量尺寸的“度”,后竟會被后世子孫們引伸、延展到很寬廣的領(lǐng)域,成為許多方面尤其是人心中的一種標準、一種界限、一種程度、一種限制。甚至在許多方面還成為一條用作警示的紅線,一條這面是天堂那面便可能是地獄的可怕的鴻溝!于是,就連真理與謬誤之間,有時也不見得就是完全相違背的,中間也只隔著這么一個“度”。所以,真理再向前跨一小步,便有可能成為謬誤,便成了一句世人皆知的名言而流傳開來。
大約我們的祖宗早就懂得了這個“度”的重要,所以從古至今便有了不少警示人們不要過度、過分的俗語警句流傳。諸如:適可而止、不越雷池一步、物極必反、不要欺人太甚、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失足成千古恨等等。盡管如此,是不是就真的能警示和約束住人們的行為呢?回答是否定的。
我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揮霍無度也好、荒淫無度也罷,縱使是貪得無厭,大都是看得見、摸得著、表現(xiàn)著的,要把握與限制并不算難。而真正難以把握的“度”,許多方面都是在人心里,無影無形地操縱著人的言論、行為、思維、情緒……在許多方面,人心恰恰是無度的!
當然,人心無度未必是壞事。如果一切都有度,那么便會束縛科學家天才的思維、藝術(shù)家浪漫的想象、政治家對真理的探尋與發(fā)現(xiàn)。在許多方面,人心無度又確實是壞事。利欲熏心者見利忘義的不擇手段、醉心功名利祿者為了實現(xiàn)私欲的無所不用其極……都大大地傷害著人間與社會。所以,人心無度,不僅成就了各方面的名人與偉人,同時也造成了一些罪犯、惡棍和野心家、陰謀家。
人心的無度,似乎還不僅僅表現(xiàn)在極好的人和極壞的人身上。那些占總?cè)丝诮^大多數(shù)的普通的老百姓,每人心中至少在某些方面也常常是無度的,所謂人心不足,此其謂也。比如那些住小平房的,常常想的是假如能住上一套單元樓房,此生足矣。等到真的住進了樓房,便又夢想假如能住別墅才好!帮柵家,大約便是說人的這種無度的心態(tài)。有句俗語叫作“窮則思變”,可是,變到什么程度為限,卻沒有個標準,大約是變得越富庶越幸福越好吧。這似乎就給人心無度提供了一個很大的空間。那些正直的人好說,會憑著能力和本事去做去奔,也絕不會損人利己,昧正坑人。可有些人卻不好說了,沒正經(jīng)本事和能力,人心無度便會促使他打歪主意:去坑去騙、去偷去搶……變來變?nèi)ソK于變成了罪犯,變進了鐵窗。
人心無度,這似乎是一種客觀的現(xiàn)實,有的是美好的,有的是丑惡的。若全部限制了便可能阻滯了社會的發(fā)展,若不加以限制,又會危害社會。所以我想,無論怎么說,人的心中還是要有個“度”、有條界線的好,至少在某些方面要有嚴格的限度。限度到什么程度為宜?大約“莫以惡小而為之”也就夠了。至于于國于民有利的事物,那是不需要以度來限制的,盡可盡情放手而為之,這時的人心無度是需要大大提倡的!這樣看來,人心的有度與無度又都不是絕對的,是一對辯證的統(tǒng)一,關(guān)鍵要看自己去如何把握了。
老書《三言二拍》中有一首詩寫道:“飲酒不醉最為高,好色不亂乃英豪;不義之財君莫取,忍氣饒人禍自消!鼻也徽f這首詩所提倡的東西是不是全有道理,或是否有積極意義,但是,若是每個人都能以詩中所提倡的“有度”引申開去,從各方面把握自己的言行和思緒,那么,縱使是再“人心無度”也會無所顧忌了。
而要達到詩中境界,關(guān)鍵在修心,即:使心靈純潔;養(yǎng)性:使本性不受損害。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怎樣修心養(yǎng)性?請做好以下幾點:
一、聚焦于現(xiàn)在 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因為明天還沒有到來;也不要總是懊悔昨天發(fā)生的事,因為昨天已經(jīng)過去。而把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干什么上。因為遺憾、悔恨、內(nèi)疚和難過并不能改變過去,只會使目前的工作難以進行下去。
二、生活在這里 我們對遠方發(fā)生的事無能為力,想也沒有用;杞人憂天,徒勞無益;惶惶不安,對于事情毫無幫助。記住自己就是生活在此處此地,而不是遙遠的其他地方。
三、停止猜想,面向?qū)嶋H 很多心理上的糾紛和障礙,往往是因為自己沒有實際根據(jù)的“想當然”所造成的。如果你向領(lǐng)導(dǎo)或同事打招呼,他們沒反應(yīng),你可能懷疑他們對自己有意見。其實,也許他們心事重重、情緒不安,沒有留神你罷了。因此,不必毫無意義地胡亂猜想推測。
四、暫停思考,多去感受 很多人整天所想的就是怎樣做好工作,怎樣考出好成績,怎樣搞好和領(lǐng)導(dǎo)、同事的關(guān)系等等,因而往往容易忽視或者沒有心思去觀賞美景,聆聽悅耳的音樂等等。格式塔療法強調(diào)作為思考基礎(chǔ)的“感受”,比起思考本身更為重要。沒有感受就無從思考,感受可以調(diào)整、豐富你的思考。
五、也要接受不愉快的情感 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對的,也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因此,人們要有接受不愉快情緒的思想準備。如果一個人成年累月,總是“愉快”、“興奮”,那反而是不正常現(xiàn)象。
六、不要先判斷,先發(fā)表參考意見 人們往往容易在別人稍有差錯或者失敗的時候,就立刻下結(jié)論!案袷剿煼ā闭J為,對他人的態(tài)度和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正確做法應(yīng)該是:先不要判斷,先要談出你是怎樣認為的。這樣做,就可以防止和避免與他人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沖突,而你自己也可以避免產(chǎn)生無謂的煩惱與苦悶。
七、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權(quán)威 現(xiàn)代社會,有很多變相的權(quán)威和偶像,它們會禁錮你的頭腦,束縛你的手腳,比如,學歷、金錢等等。格式塔療法對這些一概持否定的態(tài)度。我們不要盲目地附和眾議,從而喪失獨立思考的習性;也不要無原則地屈從他人,從而被剝奪自主行動的能力。
八、我就是我,對自己負責 不要說什么,我若是某某人我就一定會成功。應(yīng)該從自己的起點做起,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不必怨天尤人;要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竭盡全力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做好我能夠做的事情。 人們往往容易逃避責任。比如,考試成績不好,會把失敗原因歸罪為自己的家庭環(huán)繞不好,學校不好;工作不好,會推諉說領(lǐng)導(dǎo)不力,條件太差等。把自己的過錯、失敗都推到客觀原因上!案袷剿煼ā钡囊豁椫匾瓌t,就是要求自己做事自己承擔責任。
九、正確地自我估計 把自己擺在準確的位置上。每個人在社會中,都占據(jù)著一個特定的位置,所以你就得按照這個特定位置的要求,去履行你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你如果不按照社會一致公認和大家都共同遵守的這個規(guī)范去做,那你就會受到社會和他人對你的譴責和反對。
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陶冶情操,平衡心態(tài),事事想得通,順其自然規(guī)律,積極適應(yīng)環(huán)境,把握好自己的情緒,做到控制好自己心情,不生不切實際的妄念。這可能便是合度。也只有達到這種狀態(tài),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