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企業培訓網 > 管理學堂 > 戰略管理 > 創業也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
創業也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15-10-26 14:54:11
|
|
作者:毛大慶
有人說:見過許多創業者、也從事投資工作、基本上就是互相欺騙和賭,或者是權貴利益套現和尋租。真正創業的、做投資的靠譜的都少之有少,再加上體制的原因,某些人說的萬眾創業、創新根本就是一個中國夢,誤導和助長了浮躁風,最后天上飛的都是豬,只不過許多是要摔下來了無蹤影的。 我剛在美國呆了8天,走訪美國共享經濟創新模式。這次到美國是這么多次去美國中人生感觸最深的一回。我是作為一個創業者去走訪美國的創業者和創業企業,當然我也是作為一個從美國引進的美國模式在中國落地的執行者,返回去再看看美國的這些創新模式給我們帶來什么作用和啟發。 我最大的一個感受是,他們分分鐘、一天到晚都在研究和制造未來需求和消費場景,用場景革命在創造著新的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我在想,這樣的一個地方,這么一個國家,這么一大群年輕人一天到晚都在滋生新點子、新概念、新領域、新方式。世界上這樣的氛圍和群體,每個人做創業的過程中都在前瞻制造消費和發現未來的模式。這就是我們為什么經常會看到優步、看到蘋果這樣的事情在美國誕生。而我們過去呢?我們的狀態經常是跟著人家后面學習、復制,變成我們天天的一群人和創業者去發現國外新的發展模式和產品。 最近哈佛大學對什么叫幸福、什么叫智慧和什么叫人性做了三個新的定義,其中關于智慧的定義就是你是不是能夠前瞻掌握世界萬物的規律。我們是不是能把這樣的態度、這種原創的精神和對未來前瞻模式的領悟能夠引到國內的市場和企業里面來,因為不管你是創業還是就業,今天的傳統行業在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時都面臨重大変革,各種企業都在做與創業有關的事。 新三板的問題在于企業質量不高 這次我專門拜訪了納斯達克和紐交所,專門跟這兩個交易平臺主要負責人做了相當深入地探討。過去的一年里面,有一個非常讓納斯達克困擾的說法,中國的新三板就是未來的納斯達克,很不幸這句話話音未落,新三板交易量萎縮到3個億。新三板是國家制度創新的重要舉措,但是,新三板能否真的繁榮,關鍵在于創業創新的質量,看有沒有好項目。 我問美國的交易所最看重什么樣的企業?如何讓新三板再一次蓬勃起來?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開放、真實資本選擇的交易平臺,我想沒有人會往里面注水,一定會投資到可以引領未來市場的模式上。今年美國幾個企業非常熱門,都希望他們去上市。一個是大家現在己經很熟悉的WeWork,我問他們這類企業估值為什么這么好?他們說所有的這些被交易平臺看好創新類的公司,代表社會或者未來大家生活方式上的、有前瞻性、顛覆性的東西。 互聯網時代,顛覆不是一個時髦的東西,而是一個扎扎實實再造生意模式的方式。為什么大家特別推崇這些模式創新?模式創新的本意是在創造、改變未來生活的變化。 所以,中國新三板的問題在于,我們是不是也充滿好的創業項目?是不是能夠有真的值得資本市場追逐的項目?新三板是不是真正支持創業創新的股權交易平臺?這個平臺能不能發展篷勃起來,根本在于是否有好的投資項目。 目前新三板里創業創新的企業質量不夠好,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 圍繞創業有關的教育培訓會非常有前途 說海歸創業和海歸創業培訓教育的問題。我走訪美國發現一個明確的現象,教育培訓在幫助創業創新以及教育培訓本身就是個創業項目領域,而且非常地蓬勃。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里面,有很多都是跟圍繞創業有關的教育培訓的行業。所以他們也很有前途。 我專門走訪了一個服務美國眾創空間進行培訓的機構,非常受歡迎,非常務實,內容極其有前瞻性。辦這些課程的人,他首先就是對未來的社會規律、人的生活、互聯網+等等產生種種變化情況下,認識到我們面臨的未來是什么。他邁到創業者前面幾公里的地方等著創業者、幫助創業者。這個創業領域的教育平臺給我刺激非常地大。辦教育機構的人本身都是創業者,非常懂得現代科技、未來互聯網+等等,他們自己創業也錯不了,但是他們自己做創業培訓者也非常好。 創業不應該被時髦化、英雄化 也有人對創業失敗很恐懼,我看有兩個方面需要改善,第一個是社會環境。我們社會氛圍什么時候像可以美國社會那樣,認為創業這件事就是家常便飯?人人都在創業。創業是個什么事兒?非常正常的平凡事兒,大家對創業恐懼感以及創業的包容性都提高了。如果宣傳輿論上過度的把創業時髦化、熱門化甚至妖魔化都是對創業創新健康發展極大的損害。讓創業平和一點,社會對創業者包容一點。我覺得為什么對一個東西不能容忍一點?犯點錯誤又怎么樣?第二個方面是創業者心態也有一定問題,創業者把自己時髦化、英雄化。 創業就創,就業就就,都非常正常。全世界創業平均5%的成功率,你憑什么是那5%,你很有可能是95%。今天毛大慶47歲出來創業,我認為我還沒走出那95%呢,你憑什么認為你必須是5%?創業者應該踏踏實實創業,失敗了爬起來再創。你認為創業是生活方式,創業是人生追求,就沒有失敗不失敗。有些創業項目看得見未來,看不清現在。一件事情現在也許虧本,但是又覺得未來這件事肯定是一個大產業,這就要看你有沒有能力,耐不耐得住為那個時候到來而孵化。 如果你能夠耐得住,那也許就不了得。我在美國見過一個17次創業的人,他成功了5次,12次是失敗的,這個人現在62歲還在創業。第18次了,怎么了?沒有人覺得他很神奇,也沒有報紙寫他。他覺得這樣的生活非常有價值。創業是人生一種過法。我什么時候這樣了,中國的創業創新就是社會正常經營行為,國家經濟才真的能夠轉型。 今年中國經濟社會一件大事就是創新創業,從習總書記、克強總理開始推動這個事。我想,領導想的不是每個人都形式主義去創業,都辭職不干了,開一個小飯館叫創新。真正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核心主題,在于改變和刺激產生新的發展動力,特別是重塑我們的民族精神,這是核心要素。 這一次改革重新出發,一定要有一大批人,像上一次改革那樣具有創業和創新精神,這個不在于你在崗位上工作還是自己開家公司創業,形式主義的創業要不得。如果在今天企業里面工作,能夠帶有創業者的精神,創業家的態度,公司都會非常歡迎你。真正的創業創新的最好效果應該是民族精神的重塑。 |
 |
版權聲明: |
1.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 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