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張春蔚
互聯網電商的春秋圈地已日漸式微,一個戰國時代正在開啟。
繼京東和騰訊合作之后,8月10日阿里和蘇寧也宣布了最新合作。這確實是電商發展史上一個值得記錄的一刻。勝負輸贏并不會因為合作而立竿見影,但是中國電商的線上和線下之爭已經因為這種標志性的聯手而戛然停止。
人們應該可以理解1號店的創始人退出自己所創的事業的全貌了——年利潤超過160億美金的沃爾瑪可能勝算要多一些。市場的玩法已經變了,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已經成為新聯盟體們共同思考的未來。那些還在成長中的年輕電商們,也需要思考未來要加入哪種隊伍才能更有利于后續的發展。所有的電商創業企業,已經很難再有機會走出一個新紀元了。
天花板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電商的行業一個基本判斷是:線上企業是線下企業的掘墓人。所以會有萬達王健林和阿里馬云的億元豪賭,甚至賭局延伸到小米雷軍和格力董明珠……誰都不服誰,誰都覺得自己是最終解救世界的,不愿意輕易放棄當下與未來的資源優勢。
但是僅僅用了60天,阿里巴巴和蘇寧電器這對曾經因為電商征稅而殺得難分難解的宿敵,就可以握手言歡。正如馬云所言:“未來線上企業的未來一定在線下,未來線下企業的未來一定在線上,需高度融合。”
人們必須重新理解線上與線下的優勢與互補。時間不會虧待任何一個下過功夫、做過行業臟活和累活的企業。財大氣粗的阿里巴巴以283億元人民幣入股蘇寧,并成為蘇寧云商第二大股東,這起中國零售市場金額最高的合作誕生,其實是明確宣告了線上和線下企業的競合關系進入新時代:中國零售市場可以兼容下線上銷售和線下銷售的多重模式,誰都不能獨美,也不可能輕易逼對方到墻角。
線上與線下的PK已經更多走向融合。對阿里來說,馬云需要確認的是在未來電商的戰國時代,自己是被“朝秦”還是“暮楚”。雖然阿里和蘇寧合作致使京東股價下挫,但是自2014年3月騰訊戰略投資京東以來,我們看到,京東今年第二季度新增用戶同比增長72%,其中每五個用戶就有一個來自騰訊。無論是移動QQ還是微信,京東成功獲得了來自騰訊的導流。
京東的快速增長意味著阿里的速度相對變慢。京東第二季度交易總額首次突破千億,達到1145億元,同比大增82%,凈收入則達到459億元,同比增長61%。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9.1%計算,京東保持著遠高于行業平均的增長速度,持續大體量、高增長的發展態勢。
今年5月初,馬云在給員工的信中也高調表示:“阿里巴巴五年后將成為全球首個交易額超過1萬億美元的公司,未來十年建成全球電子商務網絡。”
顯然,阿里模式與京東模式越來越接近某種形式的對決。在蘇寧和阿里的合作中,流量會給蘇寧帶來增長,但是服務質量以及對互聯網的理解也在深刻的考驗著蘇寧對線上模式的理解。
“糾結”的定增
合作宣布以來,蘇寧股價已經連續兩天漲停。對比未來十年僅拿一元年薪的京東劉強東,蘇寧和聯想弘毅以及阿里巴巴正在講出更激動人心的故事,因為馬云、張近東和聯想弘毅都在一場資本游戲之中。
2012年7月10日,蘇寧電器定增募集資金47億,認購價格為每股12.15元,鎖定期3年。但是此前一天,蘇寧電器的收盤價為8.4元,這就意味著蘇寧定增對象認購即虧損。蘇寧的3名約定增發對象中,蘇寧張近東、弘毅投資分別斥資35億元和12億元參與認購。而另一名定增對象新華人壽則最終選擇違約退出。
2012年6月,張近東為實現蘇寧電器的定向增發,已將所持合計6.305億股蘇寧電器股份質押;隨著股價的下跌,同年8月張近東再度將4.42億股蘇寧股份質押……顯然,這是一場艱難的選擇。2015年7月10日,蘇寧股價最高12.91元,最低12.35元,和3年前的12.15元的定增價相比,這樣的收益既沒有跑贏時間,又沒能贏來更大的空間。
當然,馬云將以15.23元/股的價格完成認購蘇寧云商19.99%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有了馬云的參與,聯想弘毅和張近東個人的三年隱忍都有了價值——要想更高位套現,各方都需要一場更有想象力的題材,阿里無疑是三方在當下最好的選擇。
連續八季度主業虧損
數據顯示,京東商城在其上市之后的五個季度,每個季度的交易總額同比增幅均保持在80%以上的高位,而凈收入的同比增長幅度始終保持在61%至73%之間。這是互聯網速度,但是線下的蘇寧在過去的八個季度也在艱難中成長。
這個曾經在十年前獨步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的蘇寧電器——2013年第三季度單季虧損1.08億元,創造了近6年來首次單季度虧損;隨后的2013年第四季度虧損2.54億元;2014年一季度繼續虧損達到4.34億元;2014年第二季度蘇寧云商單季凈利潤仍虧3.15億元……2014年5月,蘇寧股價最低達到6.12元。到了2014年三季度報,蘇寧的公告開始模糊化本季的虧損:前三季度虧損達到10.79億元人民幣,并且預估本年度虧損可能高達11.9億元。
當年的年報顯示,蘇寧2014年運營虧損高達14.59億元,但最終實現了全年盈利8.67億元的賬面盈利,是由于以部分門店物業為標的資產開展的相關資產運作,該交易實現稅后凈利潤為19.77億元。
隨之而來的,2015年第一季度虧損3.3億元,2015年第二季度再次通過出售物業貢獻稅后凈利,最終蘇寧云商上半年盈利3.45億元。
在這些數據背后,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過去的兩年八個季度中,蘇寧云商的主營業務已經持續虧損。
2015年的后半場,蘇寧的818大促和天貓的11.11大促,是否可以借助天貓的導流而創造出一個新的可能?這直接決定二者合作的想象空間。
對于蘇寧的老對手國美而言,在聽聞二者合作的可能后,也亮出了自己的底牌:7月26日,國美1714家門店整體上市。在蘇寧虧損的兩年中,國美交出的是盈利,但是在“互聯網+”的舞臺上,國美的聲音并不見佳。在線上和線下的融合中,蘇寧被估值意味著國美也將待價而沽。
這個市場總會誕生新的朋友和新的對手。比如淘寶天貓中的蘇寧和國美將是怎樣的競合,比如京東的家電賣場對線下的國美和蘇寧帶來的定價權的改變。值得指出的是,蘇寧在2012年賬面貨幣余額高達196.6億元的背景下,卻大規模的進行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讓其在此后的產業冬天中準備了足夠的棉襖。但是未來的行業冬天還會怎樣變換天氣,誰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