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本質是打破中介,互聯網企業成長有三大關鍵
互聯網商業的本質
常聽聞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才誕生了一批批新的商業模式。那么互聯網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從經濟學上來講,是打破中介,減少中介費用。互聯網企業想要飛速成長,需要有三大關鍵點:
第一、是規模。香港沒有電商,為什么?香港只有七百萬人,能夠用電商的人大概占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單位交易成本變得非常高。
第二、連接。網絡的價值與節點數呈關系。一個互聯網企業連接的節點越多,你的企業越有價值。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扔掉,但是你扔不掉社會關系。所以小米估值五百億美金,而一年有2800萬人用的攜程不到小米1/10。
第三、速度。互聯網的成長性非常快。在互聯網的時代,每一個人都處在競爭的時候,不進則退,你慢進別人就會超過你。
什么叫互聯網企業?除了最后的商品配送,商業交易絕大部分是在網上完成的才叫互聯網企業。我們今天很多企業有了一個APP,并不表明你是一個互聯網企業。你真正的廣告是在哪里投,你的推銷是怎么做的,你最后的結算是怎么做的,如果你這些東西都是在網上做的話你就是一個互聯網公司,否則還是一個線下的公司。
這個對投資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是一個線下的公司,你的估值可能不能夠那么高,因為你的成長只是傳統的商業模式的成長速度。只有把所有的業務都在網上做完,你的成長性才可以更快。
用錢燒出來的需求,并不是真實的需求
現在有很多偽的互聯網企業和偽的市場需求,這個需求很多是用錢砸出來的。用錢燒出來的需求,并不是真實的需求,一旦補貼完就沒了。
比如滴滴快的、Uber的例子。問題是,現在有很多補貼給乘客和司機,但不補貼以后大家還會不會用?有兩種情況:
1、開始的時候沒有市場需求,通過砸錢被教育出來,形成一個習慣以后,可以自己來發展;
2、免費就有需求,不免費了就沒需求。所以我們一定要非常仔細的辨別什么是真的需求。
在商業上,你配送或生產一個產品或服務,所產生的費用高于你所得到的收入的話,這個活動是長期進行不下去的。你一定要能夠盈利。如果不大于你的成本的話,你的項目最后哪怕貼再多的錢也都要賠掉,這點是最重要的事情。
兩個大的趨勢
中國真正的純互聯網企業并不多,而且大局已定,BAT已經牢牢把握住了今天互聯網大的領域。短期內看不到他們位置被代替的跡象,但是從長期來看,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的出現一定會帶來沖擊。
我們大多數人在談互聯網+,但中國的真實情況是,更多的企業是“+互聯網”。“+互聯網”是什么?把互聯網的東西加上來,減少中間環節,減少交易費用。這是中國今天面臨的一個更加巨大的市場。如果說互聯網企業現在占整個中國GDP的比重大概20%到30%之間,那么還有70%到80%的巨大市場都等待著我們用互聯網的工具進行改造,提高效率。
今天世界上有兩個大的趨勢,一個是互聯網+,另外一個是工業4.0。中國實際上更需要的是工業4.0,作為一個世界制造大國,怎么使傳統行業更新換代上一個臺階,怎么利用互聯網的東西把傳統行業提高到更高的階段,這是一個更大的市場和更大的挑戰。
創業從小的入口開始,迅速做到行業壟斷
如果要創業,最重要的是在我們所選定的小的市場中間,怎么能夠迅速的做到行業里面的壟斷,成為行業里面無可爭議的領先者。先從某一個小的入口開始,可能會更容易成功一些。
比如,Apple手機盈利占全世界手機盈利的90%,比如在電商領域,阿里一家做的業務量是所有其他電商加起來所達不到的,京東又是后面所有的電商加起來達不到的,這就是互聯網行業的特點。
那么,在互聯網時代,什么叫做壟斷?那就是你要比第二名至少好十倍,同樣一個產品,可能盈利是對方的十倍。
免費是一個最大的陷阱
世界上不存在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新思維很多東西是表面的。互聯網思維講的最多的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其實人類產生廣告那天開始,就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做商業的本質并沒有改變,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創業的時候,一定要透過表面的口號看到商業的本質,只有對你商業的本質有清醒了解的時候,對商業的把握,對商機的把握才清楚。
企業的本質是盈利,為了未來更大的盈利而放棄短期的盈利,并不等于不知道怎么盈利。大家一定要記住,免費是在互聯網企業中一個最大的陷阱。免費這種模式我們一定要注意區別,燒錢去燒的需求是真的需求還是假的需求。
互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六個特點:
1、高速增長;
2、通常都是輕資產;
3、直切用戶,把中介的階層全部打掉;
4、貌似用戶無限,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5、多少有點媒體公司的性質,盈利的一部分是通過廣告來的;
6、都不愿意談盈利。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表象,互聯網公司也得談錢,只不過為了迅速擴大市場,把賺錢往后推推而已。
初創型企業,估值不是那么重要
對于創業公司來說,項目啟動之初無疑是最艱難。企業初創會碰到很多問題和困難,這個時候就需要有經驗的投資人能和你一同商量,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中國,企業內部股東之間的紛爭導致企業失敗,要遠遠超過企業在外面的困難競爭導致失敗。
所以,一個初創型企業,估值不是那么重要,能不能找到一個好的投資人成為你的搭檔,這個重要的多。但是,現在傳統的現金流折現的估值方法,對于互聯網企業都沒用了。但大致的估值還是有一個區間,這個區間怎么得來?
1、同類公司類比法(做搜索的,可以參照百度);
2、估值和增長性相關(增長快,估值更高);
3、最終由供求關系決定(要投的公司多,估值就更高)。
遭遇金融危機為何依然投58?
06年底到07年,我們投了58同城,給了姚勁波150萬美金。沒想到08年金融危機,當時雷曼兄弟倒臺,全球最大的金融機構AIG破產。當時覺得華爾街都不存在了,沒一個人敢再投資。
08年5月是金融危機最深的時候,姚勁波在我辦公室門口等很長時間,他說他沒錢了,公司二十來個人工資發不出來了,怎么辦。當時我們內部也意見不統一,因為我們已經砸了一千多萬,這個企業沒任何收入,又是金融危機,所有的資金全部收縮。還需要三百萬美金,投還是不投。
我就問他,這事到底靠譜不靠譜,他說我也擔心不靠譜,創業的時候都是這樣。我說你競爭對手是誰,他說沒人競爭(那個時候沒有趕集網)。后來我想這個事發展挺快,雖然不賺錢。而且欠工資不說,解散的話還得花錢遣散。要不干脆試試吧,給了他320萬美金。我們總共投了470萬美金,結果活下來了,58同城于2013年10月31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結果:
1、賽富累積獲得并持有公司全面稀釋后19.5%的股權;
2、在公司董事會的五席中占1席;
3、賽富已經收回5億美元;
4、58目前市值約62億美元,賽富仍持有約7%的股份。
當下的大環境決定著這個世界每天都有風口,你能和競爭對手拉開10倍的差距,就是風口。互聯網一定不能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但是互聯網可以減低交易費用。
(文章來源:鈦媒體 作者:閻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