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環境,時局在變,客戶在變,對手在變,企業要改變么?答案是肯定的!相信大多數企業,都在埋頭苦干,為了走出各種狀況引發的困境,而不斷嘗試做出改變。
但企業應對當下形勢,而不得不做出的業務調整,仍然需要基于科學的規劃和預判,才能兼具短期的業務爆發力和長期的有效發展。
這也是做好戰略的意義所在——變而不亂。
以下在逆境中的企業可能遇到的8個問題,是喬諾專家團隊結合大量輔導案例,幫助企業答疑解惑的整理與總結,期望可以在困局中,幫助或啟發企業找到正確的方向。
Q1:不同業務類型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如何采取差異化策略和管理模式,如何有效驗證差異化策略的正確性,最大程度降低試錯成本?
1. 差異化策略的本質是選擇不同的細分市場,因為不同市場的客戶需求不同,就需要在細分市場基礎上,通過差異化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
2. 差異化在不同階段,需要如何實現:
對于剛剛切入的新市場,客戶關注的往往是功能、方案本身及需求滿足,主要是需求和解決方案的差異化;
在成熟市場階段,核心的差異化要在成本上去找尋;如通過規模攤薄制造成本,通過技術降低研發成本;
如果在衰退市場,很多廠家漸漸退出,客戶擔心的往往是配件供應和后續服務,就要思考如何在這些方面實現差異化。
Q2:非主營業務,在投資虧損到什么程度,可以徹底放棄該業務?
1. 如果該業務本身是非主營業務,出現虧損,越早放棄越好;
2. 如果投資的是主業務板塊,就要求企業從業務組合上進行管理。如果戰略方向已經確定,但能力不行,那就需要縮小范圍重新規劃節奏,并建立戰略耐性。
Q3:業務聚焦是否等于產品聚焦?
1.業務聚焦,首先是產品聚焦,因為產品是企業最核心的東西。
2.產品聚焦主要在產品解決方案上。
除此之外,同時也要去思考區域聚焦,以及客戶聚焦。即使產品聚焦了,在賣的時候也要有節奏的形成一個逐步鋪開的過程,也就是區域和客戶能在一個階段同步聚焦,把它做成功、站穩腳跟后,再進入第二片區域。
Q4:新進入者的領先者思維,會不會陷入真正領先者的戰略陷阱,或者不具備相應能力而導致自大以及不匹配的投入?
領先的思維方式和投資大小沒有必然的關系,并非在一個領域里一進入就投資最多。
領先的思維方式是指如果是新進入者,且能力不夠時,可以先聚焦到一個點上,投資密度可能很強,但是總體的投資額不大,因為聚焦了業務的范圍。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進入一個新的業務領域,且把握不準時,先在一個點上投,然后再擴展到幾個項目上,不斷積累能力,驗證商業模式,能力建立起來后再逐漸放大投資。但是在每個決策要投資的地方,投資強度一定要高。
Q5:在向“下游”行業延展的時候,提高成功率有哪些需注意的要點?
當我們朝下游走時,往往會與客戶的生意產生重疊,與客戶成為競爭對手。原則上不去與客戶形成競爭,但如果客戶確實能力有限、難以成功,我們企業可能就要朝下游去延伸。
具體來講,朝下游走最好是沿著原來的核心能力去延伸。否則,那些往下延伸的業務,與當前企業核心能力差異比較大,就會產生較大風險。
所以這里有兩個核心原則:
第一個,不要和原來的客戶有利益沖突,
第二個,沿著企業的核心能力往下延展。
當然,這兩條都要服從大環境下的行業價值轉移。如果行業價值確實朝下游延伸,且下游企業能力都不足,這時企業就應該當機立斷向下延伸,確保先活下去。
Q6:在面對切入周期長短不同的行業客戶時,是否應該設置不同回收周期的財務目標?
肯定是的,有些門檻比較高的行業需要持續投入,投入的時間比較長,可能前五、六年,甚至七、八年都在虧錢。
當能力建立起來,并且取得客戶信任后才能開始掙錢,肯定有一個過程。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細分市場,要根據自身的經驗,設置大概幾年能夠實現財務盈虧平衡。建立模型后,指導和約束我們的投入,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
Q7:產品線較少時,新產品線如何快速做起來,如何有效擴張業務范圍?
如果商業模式是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對業務范圍是有要求的,如果范圍單一就做不了。
這時候需要把業務范圍擴張,需要從目前的業務領域擴張到第二、第三業務領域。在業務領域擴張上,第一個要堅決,第二個要有節奏。
新產品線最好有自己的組織,不要在老的產品線下寄生,因為寄生在老業務領域里,投資和領導關注都會不足。
新產品線往往剛開始時比較艱難,沒有客戶、沒有能力、沒有人才。每一個新產品都是一個創業的過程,都要按照創業的規律去做。
創業的規律是什么,就是聚焦、創新和壓強,逐步做起來,但是要有一定的速度,太慢不行。
Q8:在客戶細分和確定目標客戶時,對戰略拓展客戶,如何做到利潤貢獻和規模貢獻的平衡?戰略拓展客戶發展前景、規模貢獻、市場占有率都領先,但是利潤貢獻不高,要不要做?
戰略客戶如果能夠真正牽引公司的產品發展方向,可能實際上在虧錢。但卻能從其他客戶那里賺回利潤,因為戰略客戶牽引了企業的能力進步和產品方向。
看損益表時,要從全局去看,如果從單個客戶或者單個產品去看,或許覺得不劃算,但企業要有組合思維,因為最終追求的都是公司整體利益最大化。
來源:喬諾戰略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