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顏倫琴
2013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3萬億元,增長12.2%。但是主營業務利潤增長只有4%。這意味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更多地通過副業在掙錢。
副業是什么?對外投資收益,搞股票,從事房地產,搞理財,甚至賣資產變現折舊,這是違規的,也是不務正業的表現。
不僅僅是一些中小企業,很多上市公司也熱衷于炒股。這樣的做法,荒唐而且極端不負責任。
上市公司過度投資虛擬經濟而忽略主業的行為會給投資者帶來較大風險,未來應警惕上市公司對“以錢生錢”的盲目追捧,鼓勵民間資本更多流向實體經濟。
對于上市公司熱衷投資股市的原因,其一是缺錢,上市公司想通過二級市場找快錢來緩解壓力;其二是由于實體投資環境不夠好,部分有“閑錢”的上市公司故而將錢投向股市,達到充分利用閑散資金的目的。
更有甚者,上市公司通過交叉持股,形成一個個大的財團,你是我的大股東、我是你的大股東,最后成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態勢,這對于行業發展本身也是有害的。
我們企業家應該覺醒,投資實體才是長久之計。如果企業能夠建立起一個比較完善的運營架構,在企業集團化的過程中,形成兩個杠桿(經營杠桿、投資杠桿),兩支團隊(經營團隊、投資團隊),則可能優勢互補,促進企業發展。所以,一定要把現代企業發展的基本趨勢和中國股市產生的特殊的與民爭利、不務正業區別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