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何臘柏
有人說管理咨詢顧問就是企業“大夫”,給企業把脈瞧病。此說法雖然不很完整,但卻點出了管理咨詢工作的要害:診斷是管理咨詢工作的首要環節,管理咨詢工作必須從把脈聽診開始。管理診斷的質量如何,直接決定了管理變革方案和管理優化方案的質量。
給超過五十家的企業進行過系統的管理咨詢服務,診斷的膽子似乎也越來越大了。最近給一家民營企業做管理診斷,得出了下面的一些診斷結論,這些結論是不是有點尖刻呢?客戶企業會坦然面對和接受嗎?
該企業從事的是傳統制造行業的生產經營,創業25年,業績保持較快增長,沒有經歷較大挫折和失敗。2008全年銷售收入超過了60億。我們通過實態訪談調研后給出了八個基本結論:
1、總體印象——加工廠而非制造商
創業25年,擁有60億的銷售規模,連制造商都算不上,老板聽了肯定不那么舒服。
2、創業模式——存在固化傾向
客戶企業一次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用二句話來概括:公司得天時,擁地利;老板善決斷、有魄力。這似乎已經形成了該企業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存在固化傾向,將形成企業做強做大的障礙。
3、公司人力配置——“無牌可出”
在這家企業,老板是所有者也是經營者,是決策者也是執行者,是董事長也是總經理,是投資家也是實業家,是實干家也是外交家。該企業經營管理高層持本科學歷者只有兩位,真有點“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味道。
4、公司核心能力——外形強大,體質虛弱
核心能力是一種可以給企業帶來市場競爭優勢并創造行業超額利潤的企業內生性能力。無論從區域來講還是從行業來看,60億屬于一個較大規模,但規模之軀實則體質虛弱。
5、公司企業管理水平——大老板的業務規模,小業主的管理模式
6、最短的兩個管理短板——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
7、人力資源管理最大的問題——激勵機制缺失
表面上看,企業大多數員工對薪酬分配很有抱怨。不少人會認為主要原因是薪酬偏低。其實不然,我們市場調查后發現,該企業整體薪酬水平并不偏低,更不是最低。問題出在激勵機制缺失。
8、員工心態——迷失
多數接受訪談的員工都反映活力不夠、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他們心頭有太多太多的焦慮,諸如:做好了又會怎么樣?職位會晉升嗎?工資會調高嗎?職業會發展嗎?頭頂上的天花板能掀開嗎?增量業績和突出貢獻會得到相應獎勵嗎?我們稱之為“迷失”狀態。這是一種源于激勵機制缺位的低效工作狀態。這是管理者的責任!
與客戶企業就以上診斷結論進行了充分溝通,客戶企業對診斷結論的反應只有三個字——很客觀。其實我們此前的擔心是多余的。客觀,不正是管理咨詢的標準和生存法則嗎。
我們很高興聽到大型民營企業這樣看待自身的管理問題,我們堅信,這樣的企業一定可以越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