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2025年09月26日 上海
學習費用:2980元/位(含培訓費、資料費、會務服務費)
培訓對象:HRVP、HRD、HRM、HR從業者
課程背景:
企業正面臨 “增長失速”與“人效陷阱”的雙重困局:
業績增長困局:傳統激勵失效,銷售囤積客戶、新業務無人沖鋒,營收增長乏力,利潤持續下滑
人效惡性循環:盲目砍編犧牲未來競爭力,關鍵人才流失率超30%
協同崩潰:前臺抱怨中臺拖累,后臺指責前臺短視,企業陷入“三臺博弈”內耗
基于企業實戰案例,提供 “以增長為目標的人效管控”+“利出一孔的協同激勵”助力企業打破增長天花板。
【常見痛點】
人效痛點:
編制與效益失衡:編制增加未帶來預期收益,陷入“人越多,利潤越薄”的惡性循環
人效博弈困局:“不加人完不成KPI”“不減人人效目標達不成”公司陷入多元博弈
缺乏彈性機制:增編審批滯后錯失業務機會,淡季裁員引發矛盾,缺乏動態人效調控機制
激勵痛點:
傳統激勵帶來弊端:目標設定引發內部博弈,年底踩剎車、雷鋒式員工難持續,團隊協作效率低下。銷售死守大客戶不拓新、不培養新人,靠加人補業績缺口,組織增長不可持續。
新業務遲遲做不起來:銷售獨占大客戶資源,拒絕向新產品線導流;成熟業務躺賺獎金,創新團隊淪為“內部外包”
組織協同難:組織臃腫,協同性差,如何設計激勵機制,才能促進組織協同,減少推諉/扯皮現象
【課程價值】
·探索人效提效的核心問題,解析人效模型方法論及工具
·掌握撬動業績增長實現組織協同的激勵模式
·深度剖析標桿企業人效提升的成功案例
·深度剖析標桿企業如何同過激勵機制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
【課程大綱】
一、企業人效及激勵機制常見痛點
人效痛點
1.1編制下不來,人效上不去
1.2業務部門和人力資源進入兩難博弈
1.3業務承壓下的資源決策困境
激勵痛點
1.1公司獎金總額如何科學確定?
1.2如何設計導向業務增長的獎金機制?
1.3成熟業務與成長業務的獎金如何平衡?
1.4團隊貢獻與個人貢獻的獎金如何分配?
1.5短期貢獻與長期貢獻的獎金如何權衡?
1.6戰略貢獻與經濟貢獻的獎金如何協調?
1.7虧損業務與盈利業務的獎金如何差異化處理?
1.8如何避免獎金變成剛性福利,失去激勵作用?
二、自我約束的人效機制——破局人效惡性循環
2.1人效規劃重構:某企業“人效健康線” 規劃案例
2.2驅動人效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機制模型
2.3人效管理之術:
-組織維度(組織審視、崗位審視、編制審視)
-個人維度(績效審視、激勵審視、能力審視)
2.4人效管理效果:人力資本量化指標
2.5標桿企業人效增長案例
三、撬動業績增長的激勵機制——業績持續增長的激勵引擎
3.1業界常見激勵機制及其利弊分析
3.2發展階段適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初創/成長/成熟)應如何設計分錢策略?
3.3科學分配總額:企業應拿出多少比例的錢用于分配才合理?
3.4彈性薪酬設計:如何通過彈性薪酬機制激發組織活力?
3.4效益下滑應對:企業虧損或效益下降時,如何調整工資和獎金?
3.5團隊協同激勵:如何通過分錢機制減少推諉扯皮,促進協作?
3.6標桿企業撬動業績增長的激勵機制案例
【培訓講師】劉縝老師
•獨創業績杠桿5L模型
•前TOP國內&國際咨詢公司合伙人
•操盤100+企業組織變革,平均業績增長25%+
•擅長戰略與運營、組織設計、薪酬激勵、干部管理、績效優化等領域
•服務客戶涵蓋零售、醫藥、生物科技、服裝、家電、農牧等多個行業
擅長領域介紹:
·戰略與運營:戰略解碼、經營分析會、戰略洞察與規劃
·組織設計:組織架構優化、組織效能提升、企業頂層治理
·薪酬激勵:工資包管理、獎金機制設計、長期激勵(股權/虛擬股權)
·績效管理:績效評價體系、人效提升、目標對齊
·干部管理:干部管理體系、干部選拔標準、繼任計劃、人才梯隊建設
·企業變革落地:從咨詢規劃到實施陪跑,確保管理效能提升
主講的課程/咨詢項目名稱
·戰略類:《戰略解碼與經營分析會落地》、《企業頂層治理與組織設計》
·薪酬激勵類:《薪酬體系優化及激勵方案設計》、《工資包與獎金機制設計》、《長期激勵(股權/虛擬股權)方案設計》
·績效管理類:《績效評價體系設計與落地》、《人效提升與人力資源預算管理》
服務過的企業名稱(部分):
·醫藥/生物科技:德生堂、康華生物、迪安診斷、金斯瑞、國藥集團
·零售/服裝:特步、奧康、太平鳥、EP雅瑩、愛維服飾、羅萊家紡
·衛浴/家電:惠達衛浴、方太、柯高衛浴
·農牧/畜牧:海大益豚、瑞普生物
·其他行業:華為CBG、沃爾瑪中國、安利中國、保樂力加中國
在戰略落地、組織變革、薪酬激勵、干部管理方面有豐富實戰經驗,尤其擅長通過管理優化驅動業績增長。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3120125786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