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 “國際貿易全流程實務與高效工作協調”高級研修班的通知
各涉外企業及會員單位:
國際貿易是一門跨行業的綜合學科應用,廣泛涉及采購、生產、物流、品控、市場營銷、銷售、結算、風險管控、跟單、管理、溝通、談判等多個領域。涉及的當事人包括供應商、各國采購商、海關、銀行、承運人、及分包商等各種角色。每一個公司必須協調好以上要素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缺一不可。
本課程定位于如何將這些因素有效組合,為涉外公司理順國際貿易業務流程,協調好各方關系,實現國際貿易工作的高效運作。并對國際貿易各環節做系統講解并對相關節點進行利弊分析,整個過程不是由某一個部門單獨完成的,營銷、物流、法務等缺一不可。各部門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更要考慮如何做到:跨界協同運作,產生效率?
為此邀請我國在涉外管理與國際貿易領域的專家岳老師親臨授課,機會難得,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現將培訓計劃安排通知如下:
時間地點:2020年4月22-24日南京 8月19-21日青島 11月25-27日珠海
研修費用:4800元/人,含場地、講師、午餐、稅費、資料、證書等費用
參會人員:企業管理者、營銷、物流、采購、關務、船務、法務等相關人員。
課程特色:
本次課程全新改版內容設置為3天,以溝通協調談判為引線,以案例測試討論為輔助,重點講解:流程-合同-法律-保險-貿易術語-結算-信用證等全流程實務。
講師簡介:岳老師,涉外專職講師
注冊咨詢師、國際化管理及對外貿易培訓師
華南農業大學經管學院培訓中心特聘講師
北京交通大學EMBA培訓中心特聘講師
具有豐富的國際貿易、涉外企業管理、多元企業文化溝通服務經驗。曾服務于威海環翠區外經貿委、國有外貿公司、全球十五大商用麥芽公司芬蘭POLTTIMO集團、廣州外貿公司等各類型企業,歷任外資企業管理員、進出口部經理、市場分析師、海外區域經理等職位。
在芬留學期間任中國駐芬蘭領館教育處JOENSUU市聯絡員。具有各類團隊管理和海外工作經驗,精通國際先進管理理念,深刻理解國內企業現狀以及與國際企業的異同,是外貿及涉外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實戰專家。
研修大綱:
第一單元 進出口流程管理與工作協調
一、國際貿易流程及法律保障
1. 進出口業務經營存在哪些風險?
2. 風險的級別與應對措施
3. 進出口貨物分類
4. 離案貿易運作思路:怎樣合理避稅,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5. 退運貨物的管理:怎樣避免重復交稅
6. 進出口物流費用支付的原則
7. 進出口貨物保險的原則
8. 濫用P/I與P/O的危害
9. 國際貿易合同的重要性
10. 國際貿易合同的五大要件
11. 國際貿易合同的一般條款
12. 國際貿易合同編制詳解(貫穿整個課程)
13. 簽訂國際貿易合同選擇什么樣的法律能更好地保證合同履行?
14. 【案例解析】選錯法律的沉重代價
15. 索賠與糾紛處理的務實方法
16. 不可抗力與免責條款
17. 【案例解析】為什么有時候看起來應該免責,卻不能免責?哪種情況下可以免責?
18. 國際慣例與國際法律的關聯
二、國際貿易各層面溝通協調與談判
1. 跟單員操作層面的困惑:為什么我們努力為客戶服務,得到的卻是客戶不滿意?
2. 【案例】國際慣例應用
3. 業務人員新思維:無聲銷售模式及案例應用
4. 識別客戶的4種不同溝通類型,怎樣與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
5. 與客戶協調:怎樣運用國際慣例來改善客企的關系?
6. 與海關及監管機構的協調:方式及工具
7. 與船務代理的協調:為什么經常多收費用?
8. 與公司內部上下游部門的協調:怎樣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9. 國際談判的溝通策略
10. 國際談判的八大籌碼
11. 國際貿易全過程溝通、談判的案例應用(貫穿整個課程)
第二單元 國際貿易術語及風險控制
一、Incoterms® 2010 與Incoterms 2000的關系
1. Incoterms 2000中13種術語與基本特征
2. Incoterms ®2010中11種術語與基本特征
3. 如何避免因選用不同的貿易術語版本造成的糾紛與損失
4. 怎樣理解國際貿易慣例在法律應用中的地位
5. Incoterms® 2010 術語結構上的變化
6. 術語義務:交貨地點
7. 風險轉移界線
8. 出口報關的責任、費用由誰負擔
9. 進口報關的責任、費用由誰負擔
10. 適用的運輸方式
11. “船舷”的變化
12. 【案例】 FOB項下貨物滅失的責任變化
13. 什么是連環貿易
14. 【案例】國際貿易中連環貿易應用:買賣雙方的責任義務明確劃分
二、國際貿易術語的合理選用及風險防范
1. 對客戶有利的術語
2. 對本公司有利的術語
3. 【綜合應用】怎樣使用2010版的國際貿易術語進行報價
4. 保險對業務雙方的保障作用
5. 運費由哪承擔對買賣雙方更有保障
6. 術語的不規則應用與引起的誤導
【案例】客戶使用了不規則的術語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常見偏差
【案例】錯誤使用水運術語的影響:驗貨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案例】驗貨中不及時處理發現的問題會怎樣反向影響貿易術語及慣例
7. 索賠與仲裁
【案例】錯誤使用不同版本術語的影響
8. 相關風險防范
術語本身帶來的風險
規避風險的原則
國際貿易術語與其他國際慣例的組合風險
9. 術語詳解及具體案例分析
EXW(ex works)工廠交貨
FCA(free carrier)貨交承運人
CPT(carriage paid to) 運費付至目的地
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運費/保險費付至目的地
DAT(delivered at terminal)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貨
DAP(delivered at place)目的地交貨
DDP(delivered duty paid)完稅后交貨
FAS(free alongside ship) 裝運港船邊交貨
FOB(free on board) 裝運港船上交貨
CFR(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運費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險費加運費
10. 【練習】針對國際物流運輸條款的合同修訂與完善
第三單元 國際結算及信用證
一、 國際結算:支付工具的合理選用
(一) 匯付業務
1. T/T被廣泛應用的原因
2. 常見T/T的風險及應對策略
3. O/A為什么會有較高的競爭力
4. O/A的風險因素
5. O/A適用的對象
6. O/A的保障體系
7. 西聯匯款/速匯金
(二) 托收業務
1. 托收業務為什么會貨到地頭死
2. D/P風險分析
3. 應對D/P風險的對策
4. 如何理解FOB+D/P業務
5. D/A風險分析
6. 應對D/A風險的對策
7. 對比D/P與D/A
(三) 融資性質的結算工具
1. 國際保理業務如何運作
2. 國際保理業務操作流程
3. 國際保理業務風險點及防范
4. 福費廷的業務特點
5. 如何將遠期或分期付款業務轉化成信用程度較高的福費廷
6. 福費廷利弊分析及使用福費廷業務應注意的問題
7. 福費廷業務流程
(四) 保障/保險性質的結算工具
1. L/C
2. 銀行保函
3. 備用信用證
4. 出口信用保險
5. 國際結算的綜合應用:【練習】針對國際結算的談判溝通
二、信用證
(一) 信用證與國際貿易物流單證管理
1. 信用證的主要類型
2. 【案例】不同類型L/C下進口商倒閉的處理
3. 信用證操作流程
4. 信用證與單證管理
5. 【練習】單證管理與繕制要點
6. 信用證審單與UCP600操作實戰
7. UCP600交單中的風險點評估
8. 信用證軟條款
9. 【案例】各種軟條款案例
10. 信用證軟條款及危害分析
11. 信用證欺詐
(二) 重要信用證條款解讀
1. 信用證性質條款:正確區分信用證
2. 信用證有效期和有效地點條款:如何滿足所謂“有效”
3. 信用證金額條款:怎樣運用上下浮動允許的最大范圍
4. 運用最大限制金額條款的條件
5. 關于信用證的議付地點的限制
6. 分裝條款和轉運條款的適用情況
7. 裝船、發運在條款中的特殊要求
8. 目的港條款:如果無法抵達規定的目的港,責任劃分
9. 費用條款:怎樣確認額外費用
10. 單據條款:單據要求與審單要點應用
11. 關于付款及追索權的條款:何時可行使追索權
12. 有關信用證修改的條款:如何確保修改有效
【練習】針對國際結算方面的合同條款編制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