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曰25日,喬諾增長模式2.0訓戰在上海順利召開。
不同行業和區域的30+企業:全棉時代、禾豐食品、九陽股份、花西子、合肥圖迅、星恒電源、報喜鳥、華安生物、新川崎食品、行狐集團、龐貝捷集團、英飛同仁、中科基因、瑜欣平瑞電子、長通集團、黑白調、豐尚智能、清香園調味、華銳光電、星邦智能、朗穆新材料等200+人員,帶著共同的學習動機——增長,來到現場。
營收和利潤逆勢增長的企業做對了什么?
2021年還沒結束,但是疫情反復,碳中和政策下的拉閘限電等不確定性事件,不斷倒逼企業進行產業升級,但仍然有一批企業實現了逆境高速增長,不論是雅迪、方太、太平鳥還是杰克股份和華星光電,他們紛紛實現了營收與利潤的雙雙增長。
他們做對了什么?
除了企業自身的覺醒之外,他們都完成了增長模式的轉型,從傳統綠皮火車類型的增長模式1.0版本,完美轉身到動車模式的增長模式2.0版本,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方向大致正確,組織充滿活力。
方向大致正確的關鍵動作就是市場洞察,把市場總量和總空間打開看機會,找到增長機會,才能變成戰略力,才能通過業務設計和創新焦點來構建真正的銷售競爭力,將其解碼成關鍵任務,瞄準增長和戰略。
組織充滿活力就是用成功的組織干部考核激勵機制去瞄準范圍。
以下將帶來凌湘壽老師的干貨分享。
驅動方式切換帶來高速增長
首先,老師提問現場的各位有誰是乘綠皮火車過來的?
今日主講專家:喬諾戰略管理首席專家、雅迪科技集團、TCL集團、太平鳥服飾、雙胞胎集團等企業“翻倍增長路徑”變革操盤手、華為公司最高管理獎“藍血十杰”獎獲得者、華為公司原2G&3G&CDMA研發總裁 凌湘壽。
沒有,此現象意味著火車正在退出歷史的舞臺,逐漸被淘汰。同樣如果企業和各個部門還是停留在綠皮火車的狀態,也會被逐漸淘汰,并退出歷史舞臺。
企業戰略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全面形成了十大流派,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模型不屬于十大流派的任何一派。此模型是2003由IBM和哈佛商學院聯合創作。最晚問世的優勢是可以集前十大流派其精華。
本次學習將幫助企業轉變驅動方式,完成從火車到動車的驅動力切換。
一、關于戰略的兩個問題
如何確保方向大致正確?企業戰略是誰在定?
企業戰略只有從基層出發,了解基層真實的問題和壓力才能想出最好的解決辦法。
企業戰略不把全體員工卷進來,沒有把你的戰略變成你們的戰略,沒有理解就沒有認同,沒有認同就會執行不到位。
所以標桿企業的戰略是從下往上一個一個的基層經營為單元,層層往上匯報,最終高層批準。
企業做戰略時,一定要把一線的智慧、民間的智慧充分調動起來。
二、如何成為千億和萬億的偉大企業?
從三個維度看,阿里,騰訊等優秀企業的核心產品,牛頓、愛因斯坦等優秀科學家的核心作品、日本這類發達國家治理的核心方法,都離不開拿來主義,回到企業管理,國際標桿企業做對了什么?
國際標桿企業已經建好橋梁,中國企業不必摸著石頭過河,可以學習上橋渡河。標桿企業通過四個階段完成市值不斷攀升。
1、研發投入:企業家的憂患意識和戰略眼光決定企業研發投入,財務數據真實反應企業重視程度。
2、管理投入:企業是否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體系,管理投入主要看銷售收入的多少來做干部管理體系。
3、歐美對標:從戰略、研發、財務、業務、組織逐一學習西方標桿企業,各個部門對標國際。
4、知識管理:這是個以知識為本的時代,人與人的差距隨著時代演進,將產生10、20、30倍的差距。
企業應當謙虛、開放、務實的態度下,學習西方一切可以學習的對象,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三、千億企業如何可持續的增長?
愿景、使命、價值觀的勝利,成就千億企業的持續勝利。不符合企業愿景、使命的機會,不是機會。
全世界所有企業都奉信一個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但人性的真相是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企業管理和價值觀,就是在理解人性的基礎上反人性。
確保企業高管真的把愿景、使命融入人生和內心,如果企業高管都沒有使命感點燃的一顆滾燙的心,企業很難穿越種種困難,變得沒有未來。
最后,先略后戰,高度聚焦,戰即做什么,略即不做什么。
一、飽和經濟
世界主流經濟體近十年的平均增長率為2.25%,飽和經濟時代已經來臨,原先靠猛烈的膽量去抓機會的思路,已經無法取得持續增長,我們接下來要進入一個跟頂尖專業選手PK的時代。
二、專業選手
客戶要求越來越高,競爭對手越來越專業,贏得了第一輪賽跑的企業,并不一定能夠在下一輪競爭中獲得勝利。
群雄逐鹿,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企業的經營,必須從業余選手走向專業選手。
三、共同使命
十年之前,我們就發現中國企業沒有科學的管理體系,企業人數不到千人,就已經開始大量內耗,所以時代需要一整套適合中國企業的管理方法和體系。
我們希望每一位有追求的企業,都能夠在專業方法的陪同下,實現長期有效增長。
助力有追求的企業實現長期有效增長,是喬諾集體奮斗的共同使命。
四、企業變革
企業的變革也是從少數覺醒的人,到影響一批人相信,擴散到一群人共同相信美好愿景,到最后整個組織充滿活力建立新的企業文化。
變革會犧牲一些短期利益,這些犧牲是暫時的,為了未來的偉大勝利,偶爾放慢一點點,換取未來的成長是可取的。
經過獨立思考,學員提出自己認為課程矛盾點的環節,真實反映了大家對訓戰的收獲和思考,一問一答之間,實訓效果更進一步。
現場問答:
Q:一般來講,大部分群眾的呼聲都是錯的,但老師講企業戰略分解時又強調要從基層員工開始,這兩個觀點是相互矛盾的么?
凌老師:我們通常理解的矛盾,往往可以通過從時間、從空間的視角找到解決方案。
回到具體的問題,“廣大群眾的呼聲”和“戰略從基層做起”,這兩種關系并不矛盾,它描述的是兩個不同的事情。
可以首先把所有聲音都聚集起來,挑出來正確的聲音,聽取廣大群眾的觀點,但是我們選取少數正確的觀點。從賢不從眾。
Q:我們經常談及企業的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但是企業落腳點是追求利潤最大化,這個是否矛盾?
凌老師:首先企業不要以最大利潤為追求目標,有這個目標是錯的,但是如果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往往會走偏,而且做不大。
國際標桿企業對利潤的態度是什么?合理利潤水平之上的規模最大化,利潤太高的企業都是沒有戰略的。
Q:今天講了很多關于企業的愿景、使命、價值觀,但是現在很多企業的新員工來說,這個東西可能太虛了,覺得在畫餅,想問一下關于愿景使命有沒有簡單一點的落地方法?
凌老師:如果愿景、使命、價值觀有簡單粗暴有效的方法,就不會99.99%的企業都干不好。
但不代表沒有方法,企業家和創始人先認同,如果你帶進來的新員工不認同,原因只有一個,你沒有認同。如果我們從企業家到高管一層一層往下認同,我們是可以影響新員工認同的。為什么大部分的新員沒有發自內心的認同?我們受誰的影響最多?
受身邊的人的影響,帶我的師傅,帶我的主管,高管所有的行為都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員工一定會,這就是愿景、使命、價值觀能夠往下推行的方式,就是由每一個干部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這是價值觀落地的方法,這件事沒有捷徑。
喬諾增長模式2.0訓戰還將帶來更多相關課題和案例分析,想要更加深度了解企業如何實現有效增長,敬請關注10月29-30日,喬諾第18屆增長模式2.0即將在深圳舉辦。咨詢電話(微信):13718601312(李老師)。
信息來源:喬諾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