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看管理——中國史十講:“從全新角度為你重講中國史
提煉中國歷史大脈絡 ● 聚焦歷史背后大規律
【開班時間】2023年7月22日開班,每月一講。
【開班地點】北京(詳細地點每期課前通知)
【收費標準】16800元/人/十講;學費包含聽課、資料、自助午餐費
【適合對象】關注歷史的中高層管理者;
【課程形式】周六現場面授;每年滾動開課,兩年有效(學員錯過課程,第二年可以補課)。
【課程特點】知名歷史學者張宏杰全程陪伴;搭建學員溝通交流服務平臺,小組學習切磋。
【課程介紹】
不懂中國史,不知中國之偉大;不懂世界史,不知中國之獨特。
經常有人問,學歷史有什么用?我的回答是,只有了解一個國家的過去,你才能了望它的未來。中國人尤其需要讀歷史,因為中國的歷史發展特點是循環的,幾乎今天的所有事情,在歷史上都有先例。要了解我們當下生活的社會,離開歷史這個角度是不可能的。
因此,了解歷史是生存的需要。歷史知識是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基礎。
但是,真正了解歷史是很難的。讀史使人明智,也可能使人陷入更深的愚昧。同樣的一段歷史,不同的人可能會總結出完全不同的規律,所以關鍵是怎么讀史。歷史不是簡單的“善惡忠奸”;也不是“親賢臣、遠小人,就天下平”;更不是中國自成一統。故此,我們歷史方面的基礎認知需要全面更新,才能分辨是非,看透人性。
重講中國史的第一個重點是規律。我想幫助大家迅速深入了解中國歷史的大脈絡,透視中國歷史背后的大規律。
重講中國史的第二個重點是進行中外比較,兼顧在世界史的背景下分析中國史。
重講中國史第三個重點是深入分析在皇權壓力下所呈現出的人性側面,并在此基礎上,解讀中國傳統社會的權力運作法則和背后的行為邏輯。這些不同特點、性格的雄主名臣,影響著歷史的發展和進程,歷史也決定了他們的命運。通過分析他們的人生軌跡,以點帶面折射出王朝的興亡成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的啟迪和教訓是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嘉賓介紹】張宏杰,知名歷史學者
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后;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師從復旦大學著名歷史學家葛劍雄教授。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央視大型紀錄片《楚國八百年》總撰稿。
應邀出席博鰲亞洲論壇,發表以“貴族精神”為主題的演講。
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簡讀中國史》《曾國藩傳》《權力的面孔》等。
【名家推薦】
“張宏杰以冷靜細致的筆法,把人性的復雜、深奧、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達得淋漓盡致,原本熟悉的歷史事實,在他筆下,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鮮而又迷人! ——莫言
十多年前,史鐵生就向我推薦過張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我讀了好幾遍,還覺得不夠。歷史的比較,更容易看得清楚;比較的歷史,更容易接近真相。 ——姜文
他的作品既真實不虛,又突出人物心路歷程,非反復揣摩咀嚼不能為之。——馬伯庸
【課程收獲】
1、認知自己和世界:理解中國的文化源頭和角色定位,掌握世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從而更好地應對全球化時代的挑戰。
2、總結規律和智慧:在發現規律、認識規律和遵循規律的基礎上,理性應對現實面臨的機遇和風險,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積累經驗和教訓:通過了解歷史人物重要時刻如何選擇,可以悟到很多人生道理,避免重蹈覆轍,順利實現個人和社會的發展。
4、提高決策和管理能力:深入歷史,可以鍛煉批判性思維、分析能力與判斷力,并從古今中外的治國安邦中借鑒管理真諦。
【課程內容】
第一講 從頭說起:中國文化從根源上就與眾不同(2023年7月22日)
1、中國人的起源。
2、為什么中國人不信宗教而崇拜祖先?
3、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根源。
4、為什么希臘人喜歡民主而中國人講究孝道?
第二講 夏商周三代:化家為國的時代(2023年8月26日)
1、中國文化是外來的嗎?
2、為什么商朝那么血腥?
3、為什么先秦的中國人活得很陽剛、很優雅?
4、中國的封建社會和西方的貴族精神。
第三講 周秦之變、儒法較量與秦朝的興亡:以秦始皇為中心(2023年9月16日)
1、先秦和秦朝有什么本質不同?
2、什么改變了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3、為什么中國人愛做皇帝夢?
第四講 漢朝奠定的歷史規律(2023年10月21日)
1、漢武帝是怎么運用權力的?
2、漢武帝的帝王心理和用人術。
3、為什么皇帝與宰相的關系很難相處?
4、為什么中國的政商關系中,經濟必須服從政治?
第五講 從五胡亂華到成吉思汗(2023年11月18日)
1、為什么少數民族總是摧毀中原王朝?
2、中國歷史上不光有漢化,還有胡化。
3、隋朝唐朝其實是少數民族王朝。
4、少數民族的軍事民主傳統是他們的制度優勢。
第六講 從明太祖到崇禎:我們到底應該怎么評價明朝(2023年12月16日)
1、朱元璋是如何從乞丐而為天子?他的過人之處在哪里,他的失敗之處又在哪里?
2、朱棣的帝王術厲害在哪?
3、張居正的政治智慧及為什么死后被抄家?。
4、崇禎皇帝為什么越勤政越加速明朝滅亡?
第七講 傳統中國的外交觀念(2024年1月20日)
1、各國為什么向中國稱臣進貢?
2、為何中國傳統外交中總是贏了面子卻輸了里子?
第八講 全球化與中國的應對:以乾隆為中心看清朝統治的成敗(2024年3月16日)
1、乾隆統治的成功與失敗。
2、康雍乾三代漢人大臣張廷玉的為臣之道。
3、為什么說古代中國的腐敗是制度性腐?
第九講 中國文化能產生圣人嗎? (2024年4月20日)
1、從太平天國滅亡看曾國藩的為臣之道,為人之道,做事之道。
2、曾國藩與王陽明的對比。
第十講 在動蕩中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2024年5月18日)
1、近代中國外交演變。
2、曾國藩、李鴻章與洋務運動。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3120125786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