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講師:屠建清,財稅、審計、內控與風險管理專家
課程背景:
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是資金和資產管理,而資金是現代企業經營和發展所需要的一種基本資源,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同時,企業要想取得良好的資金運作效果,就要依賴發展戰略的正確選擇。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從企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和資本增值最大化的角度來看,財務管理處于企業管理的中心地位。
全面把握財務思維與必備的財務基本知識,已成為新時代企業老板的必修課之一。
課程收益:
使學員全面掌握企業財務思維與財務基本知識,包括財務戰略思維等十六大財務思維、企業老板財務思維的十大誤區和企業老板必須搞清楚的十大問題等。
培訓大綱:
第一講 戰略財務思維
一、戰略財務思維概述
二、整體性戰略財務思維
三、戰略財務思維六大誤區
(一)企業收入高,利潤一定
(二)資產規模大,企業就很強
(三)企業有了融資就是好事
(四)企業利潤高,就一定有錢
(五)重物力輕人力,忽視人力資本
(六)重別人輕自我,忽視自主判斷
第二講 財稅法規政策思維
一、《會計法》應用要點
二、《企業會計準則》應用要點
1、將現行收入和建造合同兩項準則納入統一的收入確認模型
2、以控制權轉移替代風險報酬轉移作為收入確認時點判斷標準
3、對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會計處理提供更明確的指引
4、對于某些特定交易收入確認和計量給出了明確規定
5、提出合同成本的概念,允許符合條件的「為取得合同而發生的增量成本」資本化
三、稅務法規政策應用要點
(一)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政策的公告》
(2019年第39號)解讀與應用
(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的公告
(2018年第28號)解讀與應用
(三) 財稅(2019)13號《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解讀與應用
(四)(四)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異常增值稅扣稅憑證管理等有關事項的公告
(2019年第38號)解讀與應用
第三講 會計政策思維
一、材料計價方法的選擇應用
二、周轉材料攤銷方法的選擇應用
三、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的選擇應用
四、其余會計核算方法選擇應用
第四講 現金流量思維
一、加強企業經營性現金流量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經營性現金流量的管理意識
(二)重視經營性現金流量預算管理,實行動態管理和控制
(三)提高經營性現金的使用效率
(四)加強企業經營性現金流量分析與考核
二、現金流量分類
(一)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管理
(二)投資活動現金流量管理
(三)籌資活動現金流量管理
第五講 財務預算思維
一、三全管理
二、全面預算管理模式
三、預算指標的合理性
第六講 投資可行性思維
一、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要點
二、投資決策方法要點
第七講 融資決策思維
一、低成本融資要點
二、融資決策方法要點
第八講 稅務籌劃思維
一、稅務籌劃前提
二、稅務籌劃方法要點
第九講 成本核算思維
一、成本核算原則
二、成本核算方法要點
第十講 財務管理思維
一、財務預測
二、財務決策
三、財務預算
四、財務控制
五、貨幣時間價值的計算
(一)單利的計算
(二)復利的計算
(三)年金的計算
六、資本結構優化
案例
第十一講 業財融合與價值創造思維
一、業財融合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二、業財融合始于財務共享中心
三、構建業財融合財務管理體系
四、業財融合下的價值創造分析
(一)找出差異
(二)發現原因
(三)風險與機會分析
一)機遇價值鏈
1、機遇的含義
2、機遇的四大特征
(四)提出解決方案
(五)監督執行
(六)事后總結反饋
(七)提升價值創造能力
案例
第十二講 應收款管控思維
一、應收款項的成因
二、應收款項管理技巧
第十三講 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思維
一、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含義
二、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特征
三、建立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
第十四講 財務報表分析思維
一、資產負債表分析
二、利潤表分析
三、現金流量表分析
第十五講 財務指標考核思維
一、運營能力指標考核
二、盈利能力指標考核
(一)銷售毛利率
(二)銷售凈利率
(三)成本利潤率
(四)總資產收益率
三、償債能力指標考核
第十六講 價值管理思維
一、企業價值觀
二、企業價值管理辦法
三、企業價值管理內容
四、企業價值管理手段
(一)基于價值管理審視資產
(二)基于價值管理審視利潤
(三)基于價值管理審視現金流量
(四)經濟增加值評判與管理
第十七講 企業老板財務思維的十大誤區
一、財務只是事后算賬
二、老板不懂財務,企業照樣做大做強
三、企業資產越多越好
四、銀行借款越少越好
五、銀行賬戶上的錢越多越好
六、利潤越多賺錢越多
七、生產成本越低越好
八、籌融資越多越好
九、材料、設備采購價格越低越好
十、由于市場變化快,不需要預算
第十八講 企業老板必須搞清楚的十大問題
一、資金周轉如何加速
二、資產質量如何提高
三、投資如何規劃
四、融資如何安排
五、成本費用如何降低
六、銷售如何增長
七、應收款如何回收
八、增值稅稅負如何降低
九、利潤水平如何提高
十、企業所得稅如何少繳
【聯系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3120125786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