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地點】2025年8月08-09日北京、10月24-25日深圳、12月12-13日杭州
【培訓費用】4980元/人(差旅費用請自理)
【課程背景】
管理即實踐,學習場景與實際工作應用場景越接近,學習的內容就越容易被應用。本課程以管理者在工作實踐中必然遇到的典型管理問題為情境案例,采用全情境沙盤教學方式,課堂上引導學員對這一系列真實管理問題進行熱烈討論和深入剖析,探究問題的本質,在實戰中快速提煉和萃取打法,將其沉淀在未來的業務工作中,提升學員的“作戰”能力。
課程將30多個知識點和實用管理工具布局在學習活動過程中,并通過跌宕起伏的課程劇情,生活形象的人物角色,小組之間的激勵PK,令人深思的體悟。實用落地的管理工具呈現,讓復雜的管理問題學起來更加有趣,讓內容更加“實用、實效、實在”。
【課程收益】
·全面認知管理者的角色和職責,掌握角色快速轉變的技能和方法
·能夠理解和影響他人,有效進行資源整合,達成目標
·解碼管理中的360度溝通策略,處理不同的人際關系與沖突
·洞悉員工的心理,打造積極的團隊氛圍,樹立威信,建設高績效團隊
·獲取一套處理實際典型管理場景中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課程特色】
場景化、精準化:以管理者實際工作內容為主線,采用全情景案例教學,十二個典型工作場景還原管理者實際遇到的挑戰和問題,用以致學。
啟發性、思考性:以情境為載體,引發學員思考,促進學習遷移,培養管理者問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多樣性、自主性、創造性。
實戰性、落地性:有針對性的演練和探討分析,并非空洞的管理理論,而是幫助管理者錘煉每一步管理動作,及時把工具“落地”,切實幫助學員改善行為,提升技能。
【參加對象】
·新晉升管理者
·即將成為管理者的儲備管理人才
·儲備、后備中基層管理者
·需要夯實管理動作和提升管理和領導力的管理者
【教學方法】講授(50%)+案例研討(30%)+小組活動研討(15%)+視頻教學(5%)
【課程大綱】
課程導入:學習目標共識
學習規則澄清
管理者360度溝通生態
小組活動:團隊建設
模塊一:重啟角色,強化思維
情境案例1:一份不滿意的服務清單
什么是管理者
正確理解“通過他人
管理者全面職責認知
管理者重要的角色
突破思維和能力的局限
發揮管理者的魅力
自我測試:管理者管理行為診斷
工具:《卓越管理者22項行為要求》
模塊二:有效影響,獲取支持
情境案例2:獲取上級的人力資源支持
武裝自己的陽臺思維
厘清上級提供的兩大關鍵資源
獲取上級資源支持的4個關鍵
不同管理風格的上級溝通策略
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
向上級匯報工作的3+1+1原則
情境案例3:獲取跨部門同事的工作協同
跨部門協作難的原因
協同管理的底層邏輯
突破上下級之間的認知偏差
給予請求一個合理的理由
“承諾一致性”的合理應用
小組活動:別人眼中的自己
工具:《獲取上級資源支持流程》
模塊三:目標管理,推動執行
情境案例4:為什么總是把這些棘手的工作交給我?
洞悉95后員工職場工作需求
上下級之間的工作期待偏差
塑造高情商的管理者
學會洞察下屬情緒
挑戰任務共識三步法
情境案例5:制定目標并與下屬達成工作共識
目標制定的關鍵原則
讓員工具備能力
提供員工可用資源
賦予工作意義和價值
用成長性思維設定目標
情境案例6:任務相同,為何結果不同?
員工執行中的四類問題
準確傳遞工作目標和要求
根據意愿和能力完成人事匹配
打好手里的牌,發揮下屬最大價值
獲得下屬承諾 工具:《人與事匹配分派指南》
工具:《崗位實踐經驗總結輸出》
小組活動:獲取關鍵資源
模塊四:輔導下屬,激勵前行
情境案例7:監督上級工作進度的下屬
什么是輔導
成功輔導中的“3力”
學會“探尋式”提問
因材施教:三類員工不同輔導情境
激發不同下屬的燃性
情境案例8:一份出色的調研報告
激勵表揚下屬的原則
在正向輔導反饋中強化行為
在負向批評反饋中反思成長
善用工作中的非物質激勵方式
讓下屬享受到成就感
小組研討:工作中的非物質激勵方式
工具:《正向\負向激勵公式》
工具:《教練式管理者賦能團隊提問清單》
自我診斷:管理者輔導下屬行為清單
模塊五:凝聚人心,營造氛圍
情境案例9:團隊中的祥林嫂
給下屬傳遞信心
分享榮譽事件
讓團隊看到積極變化
團隊“負向行為”扼制
團隊氛圍調節的5個時機
建立內部慶祝文化
情境案例10:一封意外的離職申請
洞察員工離職釋放的信號
做好離職面談反饋
做好下屬的離職管理
建立團隊排兵布陣
規劃團隊發展,建立人才梯隊
情境案例11:不服管的佛系老員工
厘清“佛系”出現的原因
發現和發揮老員工優勢
改變佛系現狀的關鍵
給予充分尊重
探尋員工職業發展意向
情境案例12:晉升后的煩惱
建立自己的權威
尋求真誠溝通反饋
建立與下屬親和度的10個問題
尋找與下屬的“軌跡重合度”
不同時期能力要求的變化
管理者持續自我精進
自我練習:分析你的團隊成員現狀,針對你的團隊實際情況,制定員工的管理策略
工具:《團隊人才賬本》
工具:《團隊親和力建立的10個問題》
課程總結回顧,
制定行動計劃
覺察:通過本課程中學習,能幫助你成為更好管理者的三件事
行動:你將如何實現變化 工具:《課后行動計劃表》
【培訓講師】元曉敏老師
·原千億級上市企業全球總部業務賦能與學習發展總監
·20多年人才管理與領導力發展經驗
·3家企業大學籌建與運營管理經驗
·“中國綠色能源產教融合發展聯盟“智庫專家
·上海市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導師
·“中國培訓經理人大賽”全國輔導導師
·KFLA領導力學習體系架構師
·SIAC領導力發展模擬艙®授證講師
·SIAC領導力發展模擬倉®評價中心測評師
·西安交通大學畢業
元曉敏老師先后任職于500強半導體、汽車、新能源巨頭等全球性TOP企業總部,擔任學習與發展總監、企業大學運營管理總監、領導力學院院長、企業大學負責人等崗位。
元曉敏老師負責多個組織級領導力學習項目設計開發和落地,籌建的企業大學和主導的學習項目曾多次獲得“中國最佳學習型組織”、“中國最具成長性企業大學”、“中國優秀企業大學”、“中國學習與發展價值大獎”、“數字化最佳企業實踐”、“中國人才發展菁英獎”等多項殊榮。
任元曉敏老師職3家企業大學期間,帶領團隊完成企業大學5中心(案例中心、測評中心、行動學習中心、認證中心、運營中心) 的重要籌建和運營管理工作,并獲得唯一一個職能部門“全球年度最佳團隊”榮譽。
元曉敏老師擁有超過20年甲方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外,還曾擔任乙方知名培訓機構產品顧問崗位,賦能內部學習顧問和銷售團隊成長,開發特色培訓產品,為客戶提供人才培養發展綜合性解決方案等。
由于元曉敏老師的經歷和專業,她被聘為“中國培訓經理人俱樂部華東總會特聘專家”,并作為2020年和2021年中國好培經“大賽兩屆全國輔導導師,同時還被聘為“中國綠色能源產教融合發展聯盟“智庫專家。多家上市公司領導力與人才發展高級咨詢顧問,先后成功幫助多家企業搭建戰略性領導力發展體系、人才梯隊體系、組織經驗萃取、案例中心體系搭建、課程開發等項目,多門版權課程開發者及項目導師。
專注領域:人才戰略規劃、戰略人才盤點與梯隊建設、領導力發展、人才開發管理、企業大學運營管理、組織文化設計落地、組織經驗萃取與能力開發等領域的診斷、咨詢、培訓、課程設計、輔導等
主講課程:
版權課:《百煉成金——3P經驗萃取©》、《拍案成課——5C情境案例課程開發©》、《蝶變——管理者情境修煉©》、《匠營——敏捷學習項目設計©》、《排兵布陣——關鍵崗位人才盤點與人才梯隊建設©》
品牌課:《人才戰略羅盤——戰略型人才規劃與人才管理》、《排兵布陣——基于戰略的人才盤點實戰與梯隊建設》、《業務賦能型人才發展項目設計與落地》、《賦能團隊——團隊管理精進》、《賦能業務——業務管理者的人才盤點與梯隊建設》、《關鍵跨越——管理者角色認知與轉變》、《導師解碼——團隊輔導與賦能》、《批量復制——人才快速培養與復制體系打造》、《師課共創——從經驗到萃取的課程開發》、《敏捷場景化案例開發工作坊》、《五維一體——敏捷學習體系搭建》、《IDP能力發展提升與共創》
授課風格:
系統性強:思維敏銳、具有高效的邏輯分析能力,注重項目過程中的系統性規劃和思考,推動實現項目過程中內容建構的體系化,為客戶輸出成體系的系統性的成果。
實踐性強:授課深入淺出,條理清楚,層層剖析,環環相扣,內容富有深度,實戰性強。通過與學員互動,分析案例,以最精彩的講授研討方式,將課程的基礎理論內涵和應用模式外延呈現給學員。
落地性強:注重培訓成果落地導向,強調學以致用。并且能將豐富的真實案例和具體方式方法引入項目,讓客戶在充分認知現實情況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資訊與借鑒,并在項目中通過互動、反思、模擬、練習,確保項目成果的落地可行。
服務的部分企業:國藥控股、京新藥業、青峰醫藥、藥明康德、中廣核、中國物理工程研究所、上海煙草集團、上海電氣、沈陽飛機工業集團、世貿集團、攜程集團、國家電網、同程藝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四川通信設計、伊利集團、得意電子、偉世通汽車、中國一汽、上汽大眾、中信戴卡股份、廈門鎢業股份、浙江國貿集團、蘇州交發集團、顧家家居、中國建材集團、林氏木業、四川新升包裝、杭州圣奧集團、迦南科技、萬豐奧特控股、悸動餐飲、周黑鴨、重慶蒲公英、蘇泊爾、阿里巴巴、九陽股份、娃哈哈、上海比升技術、中國銀行、臺州銀行、西部證券、東吳證券、中原銀行、中國平安、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綠能、新天綠能股份、尚德電力、寧德時代、通威股份、正泰電器、老板電器、北路智控、伊賽爾科技、中廣電氣集團、公牛集團、利歐集團、江南集團、佳通輪胎、中國民航、耀華集團、廣西錫山礦業、中國水泥、美年大健康、杭州貝咖實業、中通快運、中電海康、江蘇常高新集團等。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3120125786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