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鶴翔
地球人都是沒有毅力的人,對于學習這件事、有的人一輩子也沒有把這層面紗掀開,一輩子沒有打開新娘的面紗。
一 限制我們學習的根本原因
毅力這個詞在心理學中間很難解釋,一個再沒有毅力的人堅持1天3頓飯堅持到85歲。
(一) 我們聽到大多數關于學習的描述都是完全錯誤的,什么“頭懸梁、錐刺股”“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學海無涯苦作舟”等等,人與人之間永遠隔著一座山,本能的無意識的傳達學習是痛苦的。一件這么痛苦的事,像這些大學者每天4小時以上的閱讀,堅持40年不輟,早就進四平精神病院了。
(二) 在讀書伊始老師就把這門學科描述成這門學科是難的
1老師為了引起你對他教這門學科的注意,2 老師為了凸顯自己的重要性 完全歪曲很多真實的情況,在我們頭腦中形成的感覺是:學習是苦的,學習是難的。
教育這件事,60%左右是懂人性,(同學中頭腦中存在大量的錯誤信念,錯誤認知、他們有各種復雜的情緒反應等等),20%是教學方法,剩下的20%才是那點知識。而現在教育中絕大部分還在沿用馮特大約200年前的教育理念,時代發展太快了,想從瓷鍋———— 電飯鍋——微波爐——— 電磁爐 大多數教育者1) 沒有足夠的教育學、心理學背景知識 2)沒有把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起來 3)沒有辦法清晰的表達清楚
形成我們錯誤的信念 a 學習是苦的b 學習是難的 c 沒有學習方法
如數學成績不理想———— 但我已經很努力了———— 觀念(我很努力了但學不好數學,我沒有數學天賦)————信念牢牢的控制住腦能的輸出———— 限制我們學習數學的行為——— 考的不理想的結果————加強我學不會數學的信念
學習不好最大的原因是觀念的錯誤,我們的行為被錯誤的觀念深深的控制住。只要是沒有缺陷,任何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USA猶他州有一個76歲的老太太開始學習繪畫,80歲主辦畫展,90歲成為畫家,101歲去世。人在出生的狀態下,大腦的差異可以忽略不計。
二 人可以學會任何東西
對于人類腦科學、人類潛能等方面,我們目前研究已經為我們打開了迷霧
USA 康涅狄格大學研究“為什么有人很努力,就是學會不會數學!” 這幫學生在頭腦中的觀念是一種感覺:1 數學很難 2 數學很無趣 3 我沒有數學才能4 我學不好數學 當數學老師在臺上一講時,頭腦中的感覺立刻浮現:“又來了,這數學很難、數學很無趣···” 人的大腦在同一屏幕上只有一個焦點、只有一個想法、有A就不能有B。 你可以同時聽2門課,這是訓練出來的,當聽不到的內容、你學會可以用邏輯補上去,這需要有大量的背景知識。
下一個月,由心理學家教;進入似睡非睡α腦波,5——8周每秒、0時為人的死亡狀態、在8以上為β腦波,對這幫學生進行心理暗示:1 數學很容易 2 數學很有趣 3 我能學好數學 4 我是數學天才 ,到期末測試,沒有一個學生數學成績低于90分。
我們都是觀念的奴隸!信念打開、學習很有趣,大腦馬上被激活。如果觀念上你認為不行,大腦細胞立刻進入抑制狀態,產生焦慮、煩躁的感受。 USA斯坦福大學研究表明,經過訓練人的記憶力在101歲還不會下降,只不過人的記憶力需要訓練,優秀培訓師在講臺一講4個小時不看稿子,是因為我大腦中有一張圖,我就是依照這張圖來講解的。
觀念就像布袋上的口子,你只有打開、能力才能釋放。 印度馴象師的例子。
三 學習的方法不當
背是絕對學不出人才的,文字是知識的表達式。手表、watch 代表的是你所佩戴的手表。符號背后的知識沒有學懂,我們就根本就入不了知識的殿堂。學習要聯想符號后面的意思。
文科這東西“看得多了就懂了!學的多了就系統了。” 如果你愛上學習,哪是用得上整塊時間,在車上、地鐵上、午休時、哄孩子期間、任何一個幾分鐘你都可以學習。我從大約26歲時從真實中感到,人生真的沒有“如果”,永恒不變的永遠是似水流年。
文科學習的基本法則: 1 像鬼子掃蕩一樣看書,不要在不懂的地方停下、以一章為一個基本單位。 2大面積反復、溫故而知新。文科永遠是夾生飯,文科永遠有無窮無盡的深度;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你什么年齡段讀起來的感受完全不同,其實這句話一個人主客觀成功真正的道路。你的財富= 你服務的數量 * 你服務的品質 ,溫故而知新說的就是文科 3 充分聯想,掌握真知 太多人是知識越多越笨! 孩子背會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但根本就不了解講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有這種感受!頭腦中沒有這幅畫面。中國的經濟學家、管理學家沒有幾個是企業家,管理個企業幾個月給你管理黃了!我講法律,打一個官司輸一個官司,那我講什么法律? 我問過政法學院的學生什么是民法?老半天回答我:“管老百姓的法”,這就是根本沒懂真知,不叫人笑掉大牙! 所有懷才不遇的人都是蠢人。沒有能力把知識變成智慧! 4 總體把握、總攬全局 在學習上每一科學問,至少要選10本書籍,很多人花35元買本書很心疼,花380元買煙,他感覺理所應當。一本書有1、2句話對你有所啟發你就感謝上帝吧! 我剛讀到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乏善良、缺乏的是正義。”十惡不赦的人對自己的孩子也很善良,缺少的是正義。
看書的基本做法: 1 抱著研究的態度來看書 2 你對什么感興趣就從哪里來看 3 為你看不懂的而高興 4 為你看懂得而高興,計算你的收獲!這才是卓越的心智模式。 大多數人不是這樣,他們一看不懂就鬧心!你看不懂你才有收獲呢!你都能看懂,你收獲什么? 你要是追求都能看懂,你買1包小人書,什么金光大道、戰長沙等,你來回看、那不是有病嗎?有臺灣的成功學講師講自己每年讀400——500本書,我想反問他:“那你讀一讀黑格爾的 《小邏輯 》試試看”10天你能讀下來,我都服你!你讀讀彼德杜拉克的管理學試試看?讀薩特的書你試試?這臺灣講師讀的大約就是一些成功故事書;那書與書之間的難度差異太大了!
開始讀書速度會很慢!第1本讀了3個月,當讀2本類似的書時2個月就讀完了,第3本時只要1個月,第4本半個月。讀得多了自然就快了!
四 整理知識
讀完書后,把書名寫在紙的中間 像旁邊畫出第一章,后面再畫上第一節、第二節。做成思維導圖,把書立體化,那么同一類書就不用再做了,你了解到新內容,就在這張導圖上補充一下就好了。你只要采用這種做法,基本可以做到門門功課都優秀。關于思維導圖的制作有時間和大家詳細分享
五 怎樣進入巔峰的學習狀態
有時你感覺自己口吐蓮花、思如泉涌;有時你感覺自己腦袋像沒上油一樣,思維斷條,是因為你大腦進入了不同的狀態。一下講解進入狀態的根本因素
1 有強烈的想學好的欲望 如果沒有欲望,潛能永遠沒有辦法被激發。發瘋的想走出生命的迷霧,沒有相應的背景知識,對于他生命來說除了很局限的可見光范圍內是明亮的,除此以外他的人生全部是無窮無盡的黑暗!像孔子說:“七十而學猶如秉燭夜行”,在精神層面如果找不到快樂就得去尋求無知的快樂!吃喝玩樂,這是動物的快樂,吃好點、多睡會。在陜西黃土高原,農民看到是風沙,余秋雨看到的就是中華民族近6000年的興衰!可以看《存在與虛無》薩特,激發出欲望。 讀報紙絕度不是“讀書”,很難提高你的生命能量。哪里又殺人了,哪里又鬧鬼了,這關你個屁事!什么成龍對女人沒興趣了,這關你啥事,只要沒對你老婆感興趣就行!
2 內心堅信自己能學會
內心在對待事情上有3種基本信念: 1)我能 2 我不能 3)讓我試試看 “我們能學會我們原來不懂的東西”———— 毛澤東,這就是信念 當你認為你不能時,你大腦細胞立刻進入抑制狀態,大腦的理智層面為不能尋找理由
3 大腦進入高度的專注狀態 不要為走神(溜號)而自責
4 肉體進入高度的放松狀態
血液自然流向大腦,穿寬松的衣服、室溫保持大約22℃,太冷的話人進入不了狀態(需要不停的動來產生熱量)、太熱的話又很容易犯困!體會學習的暢快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