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職場,每個人最關心的無非是二個,一是我在這里能有多大的發展,給我一個什么樣的未來;二是我現在能拿到多少錢,解決我最現實的生存需求。那哪些又決定了我們的薪酬?是社會不夠公正,是老板不夠大方,是同事不夠支持,還是自己不夠努力呢。我想有以下幾點決定了我們薪酬的不同。
1、地域環境。因為地域不同,物價不同,工資肯定有差別。同樣一個保姆的工作,你在湖北武漢與深圳肯定不一樣,到了香港就更不一樣了。因這三地的生活成本完全不同,在武漢100萬,估計市中心能買三房,在深圳就只能是單身公寓了,到了香港,估計就只能買廁所了。我有一朋友,原來在香港上班,年薪大概在50萬左右,但每月除掉房租,交通,吃飯后,剩得也不是太多,后面深圳有一企業發出邀請,年薪大概在30萬左右,他欣然接受。
2、行業背景。薪酬排名前三的行業依為金融、高科技、地產。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排名前十名,金融業就狂攬六席。另外還有就是這行業的競爭是否充分,如果是壟斷行業,薪酬自然差不到哪里去了。比如,翻看上市公司的年報,你可以看到中石油職工的平均工資為13.43萬;更雷人的是深圳住宅租賃管理中心員工收入高達688706元,最少的也有242089元。難怪有人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跑一制衣加工廠(非服裝公司)上班,估計累死累活也掙不到人家的平均工資了。
3、部門情況:我們經常被代表,也經常被平均了,很多人說,你住三百平方的房子,我住三十的,咱倆一平均就一百六十五了。中石油平均工資13萬,很多的加油工人肯定不滿意。因為在同一個組織中,部門不一樣,創造的價值不一樣,待遇肯定有差別了,一個在海底采油的和一個在加油站加油的工人薪酬肯定有區別。所以在一般企業中,銷售部的人比客服的工資要高;人力資源部的比行政部的又要高,關鍵看你部門創造的價值與組織的目標是否吻合。
4、自身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獲得高工資,還得身上有核心的技能。要文憑沒文憑,要專業沒專業,要技術沒技術,還整天想著別人給我一個支點,我再給你撬起地球,鬼才信呢。
5、可替代性。薪酬的高低取決于在組織中你的替代性,如果你的工作隨便在大街上找一個人來,都可以干,對不起,你不值錢;但如果你的工作在部門或你公司或你們行業中,沒有其它人可以替代,你是唯一,那恭喜,你一定值錢。哪怕是這里不值錢,一定有著更多值錢的地方等著你去。原來跟老家一親戚談起他在皮具廠打工的經歷,他說他們老板真扣,對待員工都是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的,像大爺,但對待他們的大師傅卻像個孫子一樣。我說這就對了,因為老板可以離開員工,但離不開他的大師傅呀。
不管是職業發展,還是良好的薪酬,在乎我們的選擇,更在乎于我們自身。
本文作者:管理心理學專家、培訓師胡鵬飛老師,歡迎致電講師助理預約培訓事宜:13718601312(李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