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稻盛和夫創建并踐行“阿米巴經營模式”,成就了三家世界500強企業。近年來,阿米巴經營也受到了中國企業家的熱烈追捧,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家意識到阿米巴經營在組織創新、團隊激活、經營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威力, 于是在企業內部學習推行阿米巴經營。阿米巴經營本質上就是通過市場機制,通過組織創新,真正實現“激發人心,激活組織,釋放企業的潛能”。也因為它符合中國當下的經營環境,能系統解決傳統管理中的種種弊端,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探索實踐。
阿米巴經營的運行邏輯就是基于牢固的經營哲學,通過阿米巴組織的構建“讓人人成為經營者”,通過經營會計獨立核算“讓員工學會精打細算”,過程目的是培養大量的經營人才,終極目的是構建幸福型企業。而在日常的經營工作中,還得依托經營會計對每個經營單元的業績進行分析,依據分析的結果設立改善課題,將課題轉化成員工可以執行的改善動作,從而優化了經營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團隊的經營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課程收益:
● 通過對經營會計的活用,進行可視化管理和決策,降低經營風險;
● 列舉年度經營計劃制定的方法,優化經營計劃體系,提升企業競爭能力;
● 陳述展開有效業績分析的方法,進行良性循環改善,充分釋放企業潛能;
● 研討構建業績循環改善系統,實現“銷售最大化,經費最小化”,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已系統學習《阿米巴經營方案構建班》課程的企業中高層管理者
課程方式:系統講授40%+互動研討60%(案例研修+實操演練+方案輔導)
課程大綱:
開場導言:經營會計實態經營的七原則
第一講:經營會計損益表的構造及活用
一、經營會計損益表的概要
二、經營會計損益表的特征
1. 邊界利益與銷售額的關系
2. 邊界利益與邊界利益率的關系
3. 經營利益與固定費的關系
4. 經營利益與銷售額的關系
三、經營會計損益表的活用
1. 活用于戰術決策的方法
2. 活用于計劃立案的方法
3. 活用于問題分析的方法
4. 活用于績效評價的方法
案例研修:案例企業對經營會計損益表活用的實例研修
第二講:業態政策與較差競爭力分析
一、企業較差競爭力的本質
1. 系統認知企業競爭力構造模型圖
2. 透過費用科目看企業較差競爭力
3. 透過費用科目看企業的經營理念
二、毛利率與邊界利益率的差異
1. 毛利率與邊界利益率的本質區別
2. 毛利率和邊界利益率的變化對經營利潤的不同影響
案例分享:某制造型企業案例分享
三、影響較差競爭力的外部因素
1. PEST要素
2. SWOT中的OT因素
3. 利益相關者因素
四、影響較差競爭力的內部因素
1. SWOT中的SW因素
2. 產品成本結構因素
3. 企業商品結構因素
實戰演練:本企業變動費使用效率分析及改善
第三講:經營體制與固定費分析
一、固定費的管理
1. 固定費的定義與范疇
2. 對固定費分類的思考
1)人工費
2)設備費
3)固定資產利息
4)其他固定費
3. 對固定費本質不同層次的理解
4. 固定費與經營力的集中度
二、固定費的生產力
1. 生產力是決定企業資源的使用效率
2. 經營會計對生產力的思考
3. 固定費的生產力
1)固定費生產力的指標
2)固定費生產力的分類
實戰演練:制定本企業各經營單元“生產力指標體系”
第四講:年度利益計劃的制定
一、經營計劃的種類與利益計劃
二、年度經營計劃及制定方法
1. 年度經營計劃的目的
2. 經營計劃的對象范圍
3. 經營計劃的制定者
4. 經營計劃的內容
5. 經營計劃制定的三種方法
1)挑戰利益計劃
2)標準利益計劃
3)基準利益計劃
三、年度利益計劃制定的具體對策
現場實例演練:根據年度基本方針,制定年度利益計劃
四、年度利益計劃制定的順序及實例展示
第五講:損益的預測實績分析
一、損益預測實績分析的含義
二、損益預測實績分析模型
1. 經營利益差異分析
1)經營利益差異分析的三個維度
2. 損益項目差異分析
3. 邊界利益率差異分析
4. 生產力差異分析
1)日本企業生產力健康指標
5. 盈虧平衡點差異分析
1)盈虧平衡點的計算
2)盈虧平衡點安全度
3)盈虧平衡點圖的畫法與企業收益結構
實戰演練:本企業“盈虧平衡點”的分析
三、損益預測實績分析應用實例
案例解讀:《某公司損益預測實績分析》
1. 損益預測實績應對課題整理
四、業績分析報告制作
參考:某企業業績分析報告
練習:各經營單元業績分析報告制作
五、組織業績發布會
1. 業績發布會五步曲
第六講:TCD循環改善體系
一、基于經營會計的PDCA循環
1. 定量分析與改善
2. 定性分析與改善
二、TCD循環改善系統建立
1. 計劃實績差異
2. 經營課題量化
3. 現場改善行動
模型:TCD循環改善專案模型
三、TCD循環改善的要點
1. 抓大放小
2. 衡量投入產出比
3. 提案具體
4. 全員參與
5. 持續改善
案例研修:某公司改善提案解讀及改善成果示例
課堂演練:根據《經營會計報表》,找出問題,制定“TCD循環改善提案”
課程復盤與答疑
說明:以上課程結構和內容供參考,實際授課可能根據企業需求和學員狀況做調整。
課程講授主要工具名錄
1、企業競爭力分析工具:鉆石模型分析法
2、經營環境分析的工具:PEST分析法
3、綜合因素分析的工具:SWOT分析法
4、變動費用管理的工具:比率管理法
5、固定費用管理的工具:生產力管理法
6、經營業績分析的工具:損益預測實績分析模型
7、盈虧平衡評估的工具:盈虧平衡點差異分析法
8、經營業績改善的工具:PDCA循環法
9、經營成本削減的工具:TCD改善專案法
【聯系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3120125786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