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思考失敗,危機隨時都在;那些殺不死你的終讓你更強大!
2002年,公司差點崩潰。IT泡沫的破滅,公司內外矛盾的交集,我卻無能為力控制這個公司,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夢醒時常常哭。
這一波又一波的滑坡,曾經讓我得了抑郁癥。但從現在的回顧來看,物質的艱苦生活以及心靈的磨難成了我后來人生的一種成熟的寶貴財富。
這些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么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
華為老喊狼來了,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但狼真的會來。我們要廣泛展開對危機的討論,討論華為有什么危機,你的部門有什么危機,你的科室有什么危機,你的流程的哪一點有什么危機。還能改進嗎?還能提高人均效益嗎?
怎樣提高管理效率,我們每年都寫了一些管理要點,這些要點能不能對你的工作有些改進,如果改進一點,我們就前進了。
華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這也是每個公司的生存法則。
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下去,企業壯大要有狼的特性
在創建華為,決定進通信行業的時候,我是被逼著往前沖的。
通信是一個競爭殘酷的行業,世界上任何電信公司不是發展,就是滅亡,沒有第三條路可走。華為同樣如此,沒有退路,要生存,就得發展。
在華為,絕不允許出現一點點差錯。
華為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危機意識與自我批評。
華為人力資源管理里面最厲害的就是評價體系,叫“評價無時不在,評價無處不在”。
我們對細節的把控是很好的,比如華為衛生間的香水,我們會測量,香味多久會散去,都有一個標準的。再比如,華為司機接人為什么從來不晚點?我們都做了精密統計研究。
為了銷售,華為不吝投入,甚至不計成本:在與愛立信血戰的黑龍江,華為派出人數多過對手十余倍的技術人員,在每個縣電信局展開肉搏戰。
哪里出問題,華為人立即趕到現場。為拿下一個項目,華為會花費七八個月時間和與回報不符的投入……做法看似愚蠢,卻從跨國巨頭手中搶下了客戶。
我覺得一個企業要想壯大,必須具有狼最顯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永不疲倦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斗的意識。
不要努力去做完人,與其改造缺點,不如發揮自己的優點
在人生的路上自我感覺是什么呢?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比如說我英文不好,是現在不好,但是不等于說我外語能力不行,我在大學可是外語課代表,我那時還自學了英語、日語,都能簡單交流,看書了。但后來為什么不行了呢?20年軍旅生涯沒使用這個工具,就生疏了。
我們所有的辛苦努力,不能對客戶產生價值,是不行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希望大家能夠重視自己優點的發揮。當然不是說不必去改造缺點。
我不是說你不可以做出偉大的業績來,我認為最主要的是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實現比較現實的目標。這樣心理的包袱壓力才不會太重,才能增強自己的信心,當然這個信心包括活下去的信心,生命的信心。
人和人的差距是永遠存在的。同一個父母生下的小孩,也是有差距的,更何況你們不同父母。當自己的同學、同事進步了,產生了差距,應該判別自己是否已經發揮了自己的優勢,若已經發揮了,就不要去攀比,若沒有發揮好,就發揮出來。
30年來只做一件事:奮斗沒有終點,你要學會堅持
華為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從虎口奪食的歷史。
在創建華為之前,我當過軍官,后來又在南油集團做了副總經理。因為不適應市場經濟和管理方法,沒有干好,人家也不要我了,我只好辭職找工作。
其實那時我們很缺乏生活能力的,因為不熟悉市場經濟。中國當時正面臨著社會轉型,我們這種人在社會上,既不懂技術,又不懂商業交易,生存很困難,很邊緣化的。
這30年來,我們堅定不移的只對準通信領域這個“城墻口”沖鋒。我們成長起來后,堅持只做一件事,在一個方面做大。華為只有幾十人的時候就對著一個“城墻口”進攻,幾百人、幾萬人的時候也是對著這個“城墻口”進攻,現在十幾萬人還是對著這個“城墻口”沖鋒。密集炮火,飽和攻擊。
沒有哪一件事情是容易的,所幸我們都堅持了下來。奮斗沒有終點,華為沒有秘密,就一個字“傻”!像阿甘一樣,認準方向,朝著目標,傻干、傻付出、傻投入。
花大價錢學習管理,向所有優秀的人學習
基本上一個禮拜,我會讀一兩本書,每天看幾本雜志,所以我的思維會很活躍。《讀者》文摘我是必讀的,不光自己看還送給別人。
華為向外國學習:學英國的制度、美國的創新、日本的精益、德國的規范;向企業學習:2014年華為學海底撈、學順豐快遞,老任讓所有的高管去海底撈免費吃頓飯。
這30年來,華為一直在全面學習西方公司管理。至今還沒有打通全流程,雖然我們和其他一些公司比管理已經很好了,但和愛立信這樣的國際公司相比,多了2萬管理人員,每年多花40億美元管理費用。
所以我們還在不斷優化組織和流程,提升內部效率。華為一天都沒消停過,時時刻刻都在一個危機接一個危機的沖擊中走到今天,但很快又會遇到沖擊。
很多人問我“華為成功的秘密”,華為沒有秘密,任何人都可以學。
華為沒什么背景,沒什么依靠,也沒什么資源,唯有努力工作才可能獲得機會。
來源:環球CEO論壇
【相關文章】
·華為又一個備胎計劃——“南泥灣”項目
·華為手機:打造全球第三個智能終端生態,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華為版IPD,究竟有什么特點?
·華為超強執行力背后是什么?
·華為2020上半場:教科書式的增長
·華為的戰略規劃部,7-8月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