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原色影院_免费av在线_中文字幕最新精品_久久精品视频99

歡迎訪問企業培訓網!本站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和培訓服務!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陸 | 將本站設為首頁 | 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民營企業都是騎在虎背上的,不是騎在馬背上

  前不久,佛山市工商聯組織了佛山一批民營企業家到長三角訪問學習,給我一個機會,可以跟著一塊去學習。我們第一站到了江陰的雙良集團,它也是民營五百強的企業。雙良集團是做環保裝備,它的業績發展歷程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印象最深的是,企業老總講過這么一句話,他說民營企業都是騎在虎背上,不是騎在馬背上,只有奮勇向前一條路可以走。大家知道,馬背下來還可以上去虎背就不同了,下去就幾乎沒有機會上去了。這句話今天聽來,非常契合目前中國民營企業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因為今天的問題不單單是經濟增長速度跌一兩個百分點、三四個百分點,也不單單是疫情,甚至也不單單是中美貿易摩擦,它是一系列綜合因素,帶有結構性的一種壓力。

  我把這個壓力描述為全球競爭格局出現了一個“夾心”的情況:包括民營企業,我們沖到了一個什么狀態呢?就是我們的成本已經在全球看不是最低的了,但是中國經濟、中國民營企業、中國制造業手里,獨到性的產品還是非常之少。哪兩個壓力對中國經濟構成了前后堵截呢?

  第一個壓力,發達國家的企業不管有多大問題,它們手里有很多產品是獨到的,只有它們有,而且全世界很多企業、很多產業、很多國家、很多消費者非用不可,這是發達國家今天在全球競爭當中的一把殺手锏。大家記得,2008年由美國而起的全球金融危機,把全球經濟燒得一塌糊涂,可就是2008年,全世界消費者通宵排隊去買一家美國公司的產品,就是蘋果手機。現在我們又說疫情,又說貿易摩擦,但特斯拉照樣賣得很好為什么?獨到。這是市場競爭,從這個角度看,中國這個獨到性遠遠不夠。

  第二個壓力是我們的成本,經過幾十年的高速增長——越南比我們便宜,印度比我們便宜。它們的成本為什么便宜?因為它們是在中國之后開放。中國早年把國內的工人、知識分子、工程師、干部收入低轉化成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優勢,因為成本低就有市場,我們就是這么打進去,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問題是中國的經驗會啟發很多后起的國家,中國可以開放,它們也可以開放;中國可以改革,它們也可以改革。它們越晚開放,要素成本就越低。所以,今天中國經濟從結構上來看,就處在這樣一個前面有發達國家企業獨到性壓著我們,后頭有成本更低的經濟體在追的局面,這是整個局面的特點。

  那么這個“仗”怎么打呢?還是回到中國的實際來,還是要把成本優勢在不同條件下進一步發揮,把這篇文章做好。無數人類的行為,最后經濟學把它抽象畫成一條成本曲線,側面看像一只碗,成本降到最優點以后,一定會掉頭向上,無一例外,個人如此,企業如此,地方如此,國家也是如此。經濟增長很有意思,經濟增長就是收入提高,收入提高倒過來成本就漲了,所以到了最優點以后,成本一定會上去。

  那么這個事情怎么應對呢?有兩個應對方向,一個方向是開啟新的成本曲線,找到向右下方的一條曲線,形成一條切線,是長期向下的成本優勢。中國很多的企業,大家走進去看,由于常年我們過去的人工很便宜,因此它也是個經濟規律,要素便宜,常常要素利用得并不充分有效。所以我們的企業也好,我們的政府服務也好,還有很大的成本優化的潛力。降費降稅、營商環境改善、政府服務,都是降低體制性成本,企業內部流程再造、企業內部的組織管理優化,都是降低組織成本,這方面有大量的空間,同時也創造了很多有意思的經驗。

  成本曲線還有一個應對的方向值得注意,就是我用更貴的人、更貴的地,打到更貴的地方去,但是生產附加價值更高的產品。這樣成本居然往上走,往上走這條線為什么可以在市場中立足呢?因為開始生產獨到性的東西,有獨到性就不要求成本最低。天下好公司,都是請人工價最高的專家員工,但是這些公司還有很大的盈利,有很大的投資力量。

  所以,這兩個方向,一條越殺越難殺,但是只要在市場里競爭,非殺不可。所以成本管理,成本優化,是一個永遠不會結束的課題,但是對中國企業來說,更重要的是學會要往上打要開始打獨到性,這不僅僅是因為國際形勢目前的情況激發我們這種激情,從商業來看,獨到性就會帶來超額利潤,超額利潤就會帶來超額的投資,然后公司就有更大的研發力量,可以請世界上最好的頭腦來做出更好的產品,這條路一定要走的。尤其走在頭部的公司,一定要考慮往這個方向走。

  下面我概括一下,我們怎么走這條路

  第一階段剛建國時,什么叫做要完成工業化?就是要造很多東西。那么所有前沿的裝備、技術、元器件,一直到集成電路,發達國家領先的經濟都有,所以我們開始的階段,一定是先看到產品,然后看到第一階段不會造。

  第二階段,我們研發,包括汽車、飛機等填補國內的空白。會造,但是造不好。

  第三階段,會造,造得不夠好,但是價格有競爭優勢。因為我們成本低,這是我們過去高速增長當中非常重要的一招,很多企業東西造得有點樣子,價格不可拒絕,打向全球市場。

  第四階段,怎么能夠從數量轉向品質,怎么能夠讓中國制造的產品,雖然原創不是我們的,但是可以把它們造得好一點,好到比原創的公司造得還要好。這些跡象已經出現,我們現在很多產品已經造得比原創的公司、原創的國家還要好,倒過來占領它們的市場,不僅僅是進口替代,開始出口替代

  最后一個階段,是最難攻的一個階段。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是看到了產品后,我們再生產制造。那么這些產品哪來的呢?飛機哪來的?汽車哪來的?互聯網哪來的?集成電路哪來的?半導體哪來的?都是想到了造出來的,這個“想”,不僅僅在經驗當中想,主要是用科學的一套程序來想。做實驗、假說,找到因果聯系,然后把它轉化為發明技術,把技術集合成產品,把產品做成市場,把產品做成產業。所以我簡單地講,我們這條路就是要從 “看到了造”,轉到 “想到了造”。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但是中國經濟要成為世界強國,中國民營企業不僅僅在國內騎大馬、戴紅花,而且要在全球走到前列,一定要完成這個轉變,因為這才是對人類最大貢獻的一種制造業。

  限于時間,我下面舉兩個例子說明這條后發路線到底怎么走

  例子一,一家深圳公司,這家公司今天到底能不能成,沒有人知道,因為它的主要產品是柔性視頻。創辦人叫劉志宏,是江西出身的一個學霸,清華畢業在斯坦福的機電系,他的博士論文研究的就是這個。原理弄清楚了,他畢業以后組織公司,就要把柔性視頻、折疊視頻完成專利,就是把一個原理變成一個可以用的技術,然后變成產品,變成產業。現在在深圳已經投入了一百多億的產能,產量化的規模。當然,三星也有折疊屏,全世界有好幾個產品已經上線,到底哪個能殺出重圍我們不知道,但這是中國企業“想到了造”的一個典型案例——先有論文,先有想法,然后把想法變成現實

  第二個故事,華為的故事。華為的獨到性從哪來?華為在全球各地都有研發中心,看全球基礎研究中哪些東西可以變成技術。十年前他們發現了一個俄羅斯數學家的一篇論文,做了判斷——叫“極化碼”,是一種算法,華為投資十年,把這篇論文的構想變成專利,變成標準,變成5G全球電信聯盟的標準之一。5G另外一部分的標準是這位教授的老師(MIT的一位教授)的科學研究。科學研究、基礎研究奠定了5G技術標準的兩個環節。華為把它變成專利,從基礎研究到技術可能性,再變成產品,變成基站,變成5G可以布局的產業。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發:不一定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基礎研究是全世界通用的,這里的成果都有可能變成新技術和新產業的源泉,這要引起中國頭部民營企業家高度重視,要把這個觸角伸出去,看全球的頭腦。其實美國很多公司的獨到性并不是美國人的貢獻,是全世界的頭腦,美國是創造了一個環境,把全世界最優秀的頭腦,包括愛因斯坦,都集合到美國。中國也應該走這條路,在這個問題上,不利用全人類最厲害的想法,不利用全人類科學最新最厚實的基礎,完全關起門來搞,很難打到全球先進水平里。

  2011年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門檻是60多億元,今年已經超過了200億元,為什么?市場大了,市場厚了。現在問題是不光是水大,而且是浪急,在浪急的情況下,哪些領域有更大的生命力?哪些魚會有更大的生命力呢?哪些魚會引領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呢

  我的看法,兩手都要注意:一手就是繼續控制成本,讓我們的成本優勢延續,增加延續的競爭力;另外一手,就是中國到了要往獨到性這個方向去努力的時候了,還不單單是你卡我什么脖子我就攻什么關。中國1964年就有原子彈了,可是1964年的時候還沒有集成電路,還沒有芯片。所以,最要卡住脖子的是現在還不知道的那些東西,這是未來可能卡脖子的。所以,中國的企業,但凡有能力的,一定要打到前面去,過去我們實力不夠,我們就是發展中國家了,可是我看到國內這么多過剩產能都是資源為什么不把那些資源用到新的事情上來呢?我們對標一個國家——以色列,我們是1949年建國,以色列是1948年建國,差了一年。以色列自然環境、資源狀態很糟糕,國際和平環境遠不如中國,但是,它手里的核心技術卻很多。所以有時候不單單和經濟水平、地理條件息息相關,它和“企業家精神”有關——把什么作為自己的使命?不同的階段使命要迭代,要更新。中國發展到今天,不但要用使命做大做強,成本做優,往未來看,應該往全球的獨到性使勁

  本文整理自周其仁在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上的發言。

【相關文章】

·中國民營企業在擔憂什么?
·對民營企業而言,錢并不是最大的問題
·民營企業如何“過冬”?
·中國需要培養大量的民營企業
·東莞市中小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建議
·民營企業如何搭上“一帶一路”的班列走出去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20-9-21 20:57:25)
績效考核暨KPI與BSC實戰訓練營
版權聲明:
1、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企業培訓導航
·按培訓課題:
企業戰略
運營管理
生產管理
研發管理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發展
高層研修
標桿學習
認證培訓
專業技能
·按培訓時間:
一月課程
二月課程
三月課程
四月課程
五月課程
六月課程
七月課程
八月課程
九月課程
十月課程
十一月課
十二月課
·按培訓地點:
北京培訓
上海培訓
廣州培訓
深圳培訓
蘇州培訓
杭州培訓
成都培訓
青島培訓
廈門培訓
東莞培訓
武漢培訓
長沙培訓
最新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計劃
企業培訓年卡
企業培訓專題
爆品戰略
國際貿易
股權激勵
領導執行
戰略規劃
學習華為
項目管理
工業工程
產品經理
采購管理
生產計劃
供應管理
精益生產
現場管理
車間管理
倉儲管理
營銷創新
客戶服務
談判技巧
銷售技巧
微信營銷
電話營銷
網絡營銷
客戶管理
行政管理
招聘面試
勞動法規
薪酬管理
績效考核
培訓體系
團隊建設
內部培訓
檔案管理
內部控制
納稅籌劃
非財培訓
應收賬款
預算管理
成本管理
地產培訓
中層經理
商務禮儀
溝通技巧
班組管理
最新信息 | 培訓需求 | 網站動態 |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企業培訓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推動企業進步,助力企業騰飛!
客服電話:010-62258232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