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全,研究員,安徽桐城人,我國著名的組織文化管理專家、中國企業文化評價國家標準體系制訂人,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測評中心創始人,自2003年在國內首先開展組織文化測評方法研究、實踐、教學及應用推廣工作,是中國組織文化測評方法的開創者。
劉孝全曾任北京市崇文區、北京市政協公務員、聯想集團集團企業文化主管、合肥工業大學生產力中心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研究員等職。現任團中央中國青年實業促進會副會長、中國企業文化測評中心主任(CCMC)、北京長青基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專家,中國企業文化量化管理培訓班(TCQSM)總講師、長青基業商學院院長、《長青基業評論》、《中國企業文化量化》總編等職務。受聘為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特約研究員(2003),中宣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高級顧問(2004),中國企業聯合會全國企業文化示范基地評審委員會特聘專家(2005),勞動部企業文化師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委員會、教材編委會、題庫委員會、培訓委員會專家(2006),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文化評價課程講師(2007),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澳門公開大學、香港亞洲商學院EMBA班特聘講師(2006-),《前沿講座》特聘專家(2008),中國移動管理學院、國家煙草培訓中心獨家特聘企業文化教授(2007-)、共青團北京市委創業夜校公益講師(2009-);北京市健康協會常務理事(2006-);《管理學家》、《企業文明》、《企業文化》、《財智》、《國際航空報》等多家媒體專欄作者,新浪財經、搜狐財經著名專家;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學員評為最受歡迎的講師之一,除此之外,還擔任中核集團(原核工業部)、中國寰球等14家大型企業企業文化高級顧問。
劉孝全先生是迄今為止國內企業文化量化與系統管理領域的唯一講師。
自2000年起,劉孝全先生開始致力于組織職能、組織文化量化管理方法的研究和培訓工作,是我國組織文化量化管理方法的啟蒙和開創者,創辦了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測評中心、中國企業文化測評網、《中國企業文化量化》雜志以及被譽為中國企業文化界“黃埔軍校”的中國企業文化量化管理培訓班等機構;撰寫了我國組織文化量化管理的第一篇理論文獻(2004)、主講了組織文化量化管理第一門課程(2004)、開發了第一套組織文化測評工具(2004年)、建立了第一個中國組織文化數據庫(2004);2006年,受勞動部委托,制訂了我國第一套企業文化評價的國家標準體系,為我國企業文化工作的規范發展確定了權威的科學標準;鑒于劉孝全先生在組織文化量化管理方面的突出貢獻,2007年,劉孝全先生被評為全國十大企業文化名家。8年來,為800多家企業講授企業文化課程,并得到企業家的好評和尊重。
劉孝全先生曾為數百家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主講組織文化課程,主持、指導或參與了政府、事業、國有特大型企業集團、大型民營企業、股份制上市公司以及部分機關事業單位等近百項文化項目,涉及到IT、金融、電力、通訊、軍工、制造、能源、交通等行業,其中在企業文化界具有開創意義或較大影響的項目有:聯想集團企業文化推廣系統,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焦作移動、西安慶華、威海供電、云南通信服務公司、深圳和宏等企業文化綜合咨詢項目,中國兵器集團、中國核工業、中國寰球工程、上海移動、東軟集團、方太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建行西四支行企業文化綜合測量診斷項目;浙江移動、杭州移動、寧波移動、舟山移動企業文化示范基地評審項目;中國煙草企業文化發展規律研究、廈門煙廠部門文化、班組文化、崗位文化試點項目等;經劉孝全老師輔導的有東軟集團、奇瑞集團、中國電信、大慶油田等近百家著名企業。在政府、事業單位組織文化建設方面有較大影響的項目有:人民政協職能優化項目、政協機關組織機構改革(2001)、中國石油系統(勝利油田)機關黨風建設量化評價(2005)、衛生系統職業道德量化評估(2006)、北京市朝陽區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朝陽區街道與社區服務發展規劃與評價系統(2007)、遼寧法庫縣區域經濟規劃顧問(2008)、北京市農委現代農業發展研究課題(2009)。
在理論界有影響的論文和著述有:《人民政協職能變革研究》(2001)、《企業文化精確推廣系統》(2002)、《組織文化測評方法綜述》(2003)、《中國企業文化發展歷史總結》(2004)、《企業文化系統管理》(2004)、《企業文化審計》(2005)、《從建設到管理,中國組織文化發展的基本趨勢》(2005)、《中國企業文化評價標準》(2006)、《打破企業文化五重盔甲》(2008)、《創意農業的三重視野》(2009)、《中國經濟的未來最大變量》(2009)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