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可以休也 文/葉東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學校里出現了考證族,而且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了考證的大隊伍中。以前流行的兩大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與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顯然已經滿足不了學生們的需求了,包括教師資格證、普通話等級證、會計證、駕駛證、國家司法考試證書、報關員證、報檢員證、物流師資格證、項目管理師證等幾十種證書都在學生的考證奮斗清單中。大學生朋友好不忙乎,那些專門輔導考試的機構也賺開了花。
大學生考證無非是以下原因:1、獲得心理滿足感,獲得證書能夠讓他們增強自信與安全感,特別是在就業競爭壓力大的環境里。2、在同學面前也會比較有面子。我發現考證已經成為攀比行為,你拿下了一個證書我也要拿下那個證書,你獲得了十個證書我也要獲得十個證書,否則多沒面子啊。3、很多學生認為拿下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的證書在求職時就能獲得高于別人的被選擇率,同時也可以拿到比較高的收入。我是比較理解學生的心理,有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的,但有沒有效果卻是另外一回事。
在這我并不是否認所有證書的作用,有些證書比如行業從事資格證書以及含金量非常高、社會普遍認可的證書是非常重要的。獲得了這些證書可能就有資格進入這個行業或者獲得比較高的薪水。對于這些證書,大學生朋友是必須要考的。行業資格證書是敲門磚,含金量比較高的證書是競爭的砝碼!至于其他的證書還是少考為好,我認為沒什么大用。企業并不會因為你多了一個證書就會錄用你,少了一個證書就不會錄用你。
企業錄不錄用一個新人主要看這個新人在面試過程中給面試官的印象、新人本身的品質與動手做事的能力。如果你不誠信不踏實或者動手做事能力差,即使拿下一百個證書又能怎么樣?再多的證書也不能為企業的生產效率負責。如果你誠信踏實或者動手做事能力強,沒有一個證書,企業照樣錄用你。我想很多大學生朋友還沒有想明白這件事,整天出現在各個考證現場,看起來很努力很勤奮但很多時候都是無用功。
大學生朋友要“做正確的事情”而不是“正確的做事”,無論在做什么事情之前,首先要確保做的這件事情方向沒有錯,方向錯了效率再高也不會有好的結果;也只有在方向對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才變得有意義。有時我覺得證書越多,越是不自信的表現!與其整天考那些沒用的證書,還不如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實習多實踐,提高自己的實戰動手能力,廣結人脈,加強自己對社會與工作的理解,我想這比那些證書管用的多。
這里也反映出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很多大學生朋友并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他們對于畢業以后做什么其實很迷茫。正因為迷茫,他們才會考不同行業的各種證書,讓自己在畢業后有多種選擇。多種選擇其實等于沒選擇。我覺得大學生朋友在大學早期就應該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選出自己喜歡的專業,圍繞專業進行各種能力的補充與相關工作的實踐!只有這樣,在畢業后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并迅速進入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