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管理文摘>經營管理>正文 |
激勵、批評與監督看得見才有效 |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11-2-3 20:44:22 |
|
激勵、批評與監督看得見才有效 我們都知道,管理需要激勵,特別是對于幼稚的、年輕的、心智模式不太成熟的人群,激勵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我們是不是都明白,激勵一要讓人看得見、并且能夠夠得著呢? 有一個故事,說中午的池塘邊有一群鴨子在休息。他們休息的姿態是單腳立地,換腳輪休。有一個人看到了很奇怪,問旁邊的人:“鴨子怎么只有一條腿呢”?旁邊的人用手擊掌,鴨子們都紛紛跳水,這時就顯現出了都有雙腿。寓意告訴我們,當你把激勵的掌聲獻給鴨子的時候,鴨子就會讓你看見雙腿。這就是激勵的作用。 絕大多數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看得見的激勵。比如我們打保嶺球的時候,如果沒有顯示屏告訴我們擊中了多少球、得了多少分,那打球還有什么意思呢?比如我們設計企業年度計劃的時候,沒有獎勵方案,誰還會努力呢?或者有獎勵方案,但是大家再怎么努力都夠不著,那又會有誰去奮斗呢? 這些道理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明白,但絕大多數人是明白的,只是偶爾會犯一些低級的糊涂的或者是故意的錯誤。但是,我們做企業管理的人,有沒有意識到,批評與監督也都要讓人看得見,才會有效果呢? 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批評與監督也是屬于激勵的范疇,是特殊的激勵方式或者是激勵的補充形式。這是因為,表揚能讓意識膚淺的人(或者鴨子)快速進步,批評能讓心智成熟的人迅猛成長。特別是后者,你越表揚越被其厭倦和看不起,人家需要的恰恰是你比較中肯的批評,要點中要害才會高興。更是因為,批評和監督是對落后者的鞭撻、幫助,本身就是激勵,也讓先進者看到了優劣之分的待遇不同,這也是對先進者的再次激勵。 其次,我們要學會或者習慣把批評亮出來、把監督措施拿出來,才會真正有效果。很多領導干部對于下屬犯了錯誤,會進行嚴厲的批評,甚至給予記過處分、現金處罰,但最后就變成了一紙文件鎖在抽屜里,神不知鬼不覺,這自然是給被批評者和處罰者蒙羞了,但是周圍的人、特別是先進工作者就有意見,甚至還誤以為根本沒有批評和處罰,自己不平衡,容易因此而滋生新的錯誤工作者。而且,犯錯誤的人,因為沒有被公布出去,也就覺得無所謂了,下次還有可能繼續犯同類的錯誤。所以,批評一定要有告示,一定用紙或者用電子文檔張貼出來,才有殺一儆百和減少個人重蹈覆轍的效果。 不僅批評是這樣,監督也應該如此。監督就是對所有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的一種觀察,可以是攝像頭監視器,也可以是工作中的專職人員,還可以是任何有正義感的工作者。監督的公開是很有必要的,既是對人的尊重,更是公開疑人、透明用人的一種機制,還利于團隊健康成長進步。有的企業在暗處裝上攝像頭、有的企業會安插自己的親信、還有的企業會故意安排偵探引誘員工犯錯,都是錯誤的行為,這不利于公司健康文化的培植。監督的公開透明還包含另外一個層面的含義,即監督的條例也要公開、透明。不少的企業只有潛規則,沒有透明的制度,員工犯錯了都不知道是犯了哪條規矩,覺得很冤枉,一被分析起來自己也感覺既委屈又不對,內心產生矛盾,這就是沒有公開標準的結果,造成執法者任意執法,被執法者對組織的反感。 經常有企業的老總和管理者問我,批評與監督該怎么做,制度與流程如何才能得到貫徹與執行。其實這些問題跟我剛才講的“要讓員工看得見、夠得著、公開、透明”是同樣的道理。而這些道理大家也大概明白,就是不知道如何操作。批評與監督已經講過了,至于制度與流程,也是同樣的道理。之外補充一個特別管用的方法,就是在制訂制度與流程原則的時候一定要讓員工參與,奠定“先知先覺”的基礎,之后進行廣泛的培訓,并進行相關考試,最后以手冊形式返回員工手中,讓員工簽字表示“我已收到、表示服從”,這時只要你按照透明規則去執行,你看看還有誰會跟你扯皮? 金玉良言: 1) 表揚能讓意識膚淺的人快速進步,批評能讓心智成熟的人迅猛成長。 2) 激勵、批評與監督,只有讓人看得見、夠得著、簽字認可,執行才無阻礙、才有效果。 3) 看不見的激勵、批評與監督,都是滋生陰謀執法的溫床。 |
 |
版權聲明: |
1.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 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