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周奇鳳 融資困難,已經成為制約中國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實際上,企業融資的途徑有很多,廣為公眾熟知的有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債券、引進風險投資等。但是,很多中小企業往往由于對資本市場不熟、沒有經驗等原因,在融資的過程中走彎路。有的企業創業者不切實際地想靠出賣自己“主意”或“概念”圈錢,有些真有價值的企業花了錢卻達不到融資目的,也有的企業在融資過程中低估自己公司股權價值而導致融資過程中股權稀釋過大。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想與中國民資企業家們暢談一下融資策略選擇,并向一些業務和產品有市場、有歷史業績記錄并且未來成長速度快的中型中國民企介紹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上市融資渠道及其運作。
量體擇式: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融資
按照融資資金進入企業資產負債表的科目劃分,可以分為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兩種方式。按照融資資金的來源分,中小型企業可以采用的融資方式有:
金融機構融資
企業家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從商業銀行融資,包括從銀行直接獲得的貸款、定向委托貸款、銀行承兌匯票(BA)融資、出口業務中的LC融資、保理(利用應收大型企業賬款作為信用)。除了最后兩種之外,一般企業都接觸過。但是國內商業銀行對民資企業融資有著一種本能的防范甚至不信任。有些知名民企在業務發展處于很好兆頭的時候,但出現商業銀行完全不提供流動資金貸款、甚至要求借款企業提前償還貸款的要求,對企業構成毀滅性打擊,這種案例屢見不鮮。
即便是像寶鋼、中石化這樣的企業,也不可能承受得了這樣釜底抽薪式的打擊!這都是企業所有制歧視導致的社會性災害。
此外還有其他金融機構融資,此類機構主要是信托投資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如:有的企業可以引進有固定資產作為保證、未來現金流作為償還現金來源的定向信托投資資金;以設備制造為主業的企業可以引進金融租賃方式進行融資,既可以達到融資的目的,又能有促銷的效果。
政府資助
主要指諸如863計劃、火炬計劃和科技部、商務部、財政部、發改委、信產部等政府資助,其中有不少是無償的,企業可根據情況盡量設法去滿足相應的標準。
資本融資
所謂資本就是可以為企業長期使用的資金,包括股權資本、債權資本以及介于二者之間所謂“夾層資本”(如可轉換企業債券)。在此類方式中,主要是以出讓企業股權引進外部股東的創業投資(也叫風險投資,英文都是Venture Capital或VC),此類投資者主要是認可并繼續維持原始股東控制地位的財務投資者,而不是將在公司占有絕對控制權的戰略投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