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的力量——記史老師的一堂課(片段) “在我不認識你們的情況下,拿出一個企業案例來讓你們討論,討論過后,每個人發言一分鐘,我基本能了解你的職位和你的企業規模等信息。你們說,這是為什么?”史永翔老師正在給同學們上課程綜述。 “職位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也就不同。” “屁股決定腦袋嘛。” “沒錯,職位不同,考慮問題的高度與角度都會不盡相同。再有,企業規模的大小也決定了他們考慮問題的方向與重點。幾千萬的企業通常問史永翔老師,產品怎么賣出去。而幾個億的企業會 問:管理、矛盾、組織沖突。到了幾百億,他們通常問的是風險。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基本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品牌,相對更為看重的就是風險的控制。那么,你們作為比較成功的企業家或管理者,來學習是帶著什么問題來的,你最大的困擾是什么,想學到什么?誰來說一說?”史老師帶著笑意環視著大家問。 “我先來,我是從事廣告公司的,原來只做房地產方面的廣告,服務太單一,現在我想擴大業務范圍,做廣告推廣,特別是做品牌推廣,不知道是否可行?要從哪些方面開始著手?” 史老師:“同學們明白他的意思沒?就是說,他從原來做專業服務的,現在想做”通用“服務,你們談談,這種服務業務的轉型需要注意些什么?” “客戶需求的不同吧。” “對,這種業務轉型,第一涉及客戶需求的辨認,第二涉及的就是能力。而且你剛剛提到,希望做一個幫別人塑造品牌的公司,這又是一個定位。因此這種轉型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并且,想到和做到完全是兩回事。你有這個想法非常好,至于可行不可行,從哪幾方面入手,相信學習后,你自己就會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 “史永翔老師,我是浦發銀行的,我們前幾年業務做的非常容易,每年20幾個億很輕松地完成,可這兩年,業務非常難做,每年幾個億都很難做到,我來這學習的目的就是看看有什么良方能幫我們把業務很輕松地完成。”一個金融系統的同學率直的問題把大家都逗笑了。 “呵呵,是這樣的,”史老師笑著,“銀行,我們都知道,他們是半壟斷的,是建立在企業發展和經濟發展基礎之上的。而且企業到了一定規模以后,組織和團隊也會有一些問題,當人不能成為推動企業前進的力量時,就得靠組織的力量。我們在組織行為學方面會針對這些內容進行詳細講解,而且會采用學員真實案例,到時,你的困惑相信應該會迎刃而解。” “史老師,我也有個問題,”一個女同學站起來,“我們公司董事長就是我哥哥,平時在處理公事的時候我時常會帶著情緒,不能很好的擺正自己的心態,不知道如何與他相處和溝通。” “這個問題還有代表性,實際上,不管是家族企業還是任何其它類型的企業,首先,你要學會尊重組織,尊重上司,這就是職業化,不要把親情關系帶入工作中。第二就是你要和你的領導建立一個溝通的點,這個點就是他對組織的要求,明白了這些,你的問題就會得到有效解決。”史老師柔和的目光中透著堅定。 “好了,同學們,由于時間關系我不能把你們的問題展開來回答,但看得出你們來這里學習都是帶著各自的目的和夢想,而我們精心安排和設計的課程和理論與學員實際案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會讓大家取得最大化的收益,希望同學們也能喝我們一樣,努力做到最好!”
《管理者閱讀》
更多精彩閱讀: YTT利潤模式領袖營2011年1月7-9日深圳站 YTT企業管理研習會12月26日西安站即將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