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東
日本地震與由地震引發的海嘯讓日本部分核電站面臨著核泄漏的巨大風險,亞洲部分國家的民眾為此心憂重重并采取了很多措施避免核泄漏而造成的對身體健康的潛在威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國民眾。從3月16號開始,中國大陸各地陸續出現了采購加碘鹽的高峰,因為眾多的民眾相信加碘鹽能夠預防輻射所帶來的危害。商業零售店的加碘鹽相繼售空,有些地方的加碘鹽甚至售賣到了10元到20元一袋的高價,這真是件瘋狂的事情。于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震后民眾生活的井然有序,對此很多朋友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中國人的素質低,日本人的素質高。對這個結論我是不贊同的。在我看來,看問題不能僅僅是問題的表面而是要分析表象背后所隱藏的深層原因,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日本是島國處于地震帶上,遇到地震以及海嘯等自然災害的概率自然要比其他國家比。自然災害的常態性使得日本國民的憂患意識極強,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行為,比如從小學開始加強對學生的抗災教育,各類建筑在建設的時候也考慮到自然災害的影響等等。可無論怎么樣預防,都預想不到大自然會以什么樣的力量與力度再次“打擊”你。大自然的力量與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長期與自然災害的交道中,日本人逐漸養成了“聽由天命”的思維。各位注意,我在這用的是“交道”而不是“對抗”,因為日本人認為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人是沒有辦法與大自然對抗而只有順從。“人定勝天”的想法在日本人眼里是不可思議的,對于生命以外的東西,日本人從來就不奢求的,對大自然也是充滿敬畏心的。大自然發生的事情,只有恭順接受才是最好的對待方式。
日本人是信命的,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再怎么追求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有秩序素質高更多的是信命思維的外在表現。對于地震的發生以及預報的準確性是否,日本民眾是不會指責政府的,因為他們相信該發生的始終會發生,是逃不過去的;而大自然也在千變萬化當中,預報準確是偶然,預報不準確乃是常態。日本人對于自然災害更多的是逆來順受而不是怨天尤人。中國人恰恰相反,相當多的中國人是相信事在人為的甚至是人定勝天的,他們太相信人的力量而忽視了藏在天地背后的大道。因而大家發現發生自然災害后,中國用的最多的是“抗震救災”四個字,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與自然界對抗的思維以及沒有日本人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理解與認識的深刻性。買鹽潮更多的是這種認識的外在體現,這無關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