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專家組在國際軟件園和服務外包基地考察招商引資項目 2012年2月1日,我院院長艾建強教授與專家組成員來到鹽城國際軟件園和服務外包基地,在講解員的解說下考察招商引資軟件企業、服務外包與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的情況,并一起進入體驗中心實地考察。 在體驗區,艾教授興高采烈的參觀了具有沖擊力的戰略窗,注意觀看了2013年、2015年、2020年的軟件產業規劃指引目標,以及鹽城致力打造智慧城市的項目進度;在企業智慧樹前駐足觀看,親身觸摸企業智慧樹進行體驗,查詢相關軟件企業的資料,在企業墻展示區上欣賞了軟件引進的龍頭企業LOGo標示,整個體驗區凸顯人性化和高科技的緊密結合,大家為高科技軟件所帶來的迅捷、高效而歡欣鼓舞,一個智慧城市正在崛起! 艾教授提出鹽城國際軟件園和服務外包基地要以國際化視野,在前瞻性產業規劃指引下,由兩院院士和國內外著名IT行業領軍人物領銜,立足蘇北、面向長三角,與蘇南等地區軟件產業遙向呼應,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協同發展。打造以軟件開發、IT軟件信息外包服務、數碼動漫、創業創意、高科技產業、教育培訓為主體的高科技研發基地。鹽城開發區軟件園區應著重吸引IT軟件信息企業、企業總部、研發機構、設計中心、IT培訓中心入駐,成為IT軟件信息企業在鹽城實現二次創業的大舞臺。 相關資料鏈接: 鹽城國際軟件園和服務外包基地是根據鹽城市委、市政府確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由鹽城經濟開發區傾心打造的新興產業基地,采用“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建設和運營模式,依托長三角金融、貿易、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優勢,以鹽城自身的優勢條件和汽車、新能源、動力機械等制造產業為基礎,為鹽城開啟一扇自主創新之門。 國際軟件園和服務外包基地起步于2009年,由A區、B區、C區三部分組成,計劃經過3-5年的努力,實現園區銷售收入30-50億元人民幣、就業人員達10000-30000人。 A區:位于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希望大道以東、泰山路以西、松江路以南、新都路以北,總規劃用地面積350畝,首期用地150畝,首期建筑總面積22.4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目前已開工建設,計劃2011年投入使用。 B區:位于開發區希望大道南路29號,占地20畝,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目前已有中盈恒泰、索普軟件、浪微軟件、澤宇軟件、森創軟件、思科網絡、火速網絡、靈動動漫、健康呼叫中心、上海聲動等20多家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入駐。 C區:位于開發大道東路18號,由開發區管委會原辦公樓改建,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近期將有陽光保險呼叫中心、IBM、中軟國際、金算盤、江蘇微軟、風云網絡、中廣笑一笑動漫等一批軟件企業陸續入駐。 稅收優惠:入園企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或營業稅,以及在園區從事管理、技術工作的人員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開發區地方留成部分,實行“五免五減半”,即5年內開發區按地方留成部分全額獎勵,扶持企業和個人發展;第6年至第10年開發區按地方留成部分50%獎勵,扶持企業和個人發展。 房租補貼:入園企業租用軟件園區辦公用房,合同期在5年以上的,第1年和第2年免收房租。 對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的主要創業人員,前3年每年給予一定的生活用房租補貼。軟件和服務外包領軍型特殊人才的生活用房和工作室“一事一議”。 對入園企業招用的外地一般正式工作人員,給予每人每月50元的住房補貼。 資金扶持:企業入園時可根據企業的類型、投資和用工規模給予一定數額的開辦扶持資金。 設立每年1000萬元的軟件園和服務外包基地專項發展扶持資金和創業風險基金,以投資、擔保等多種方式扶持入園企業的發展 對引進兩院院士、國家級、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以及具有博士學位或正高級職稱的人才,服務年限在2年以上的,由區財政按企業支付津貼的10-20%給予補貼。 對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業,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進站工作且服務年限在2年以上的,由區管委會一次性給予每人2萬元研究經費資助。 服務措施:鹽城經濟開發區為入園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對符合條件的需要辦理的各項手續,隨到隨辦,全程免費代辦。 符合國家及省、市有關規定的入園企業,同時享受國家及省、市對軟件產業支持的有關政策;對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入園企業,同時享受國家及省、市有關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鹽城經濟開發區積極幫助入園企業爭取上級各種補貼、獎勵政策,到位后的資金全部用于企業發展。 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銀行等的公司總部、區域呼叫中心、客服中心、分銷中心等項目,既可以參照執行,也可以實行“一事一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