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取一個好的名字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客戶對產品的理解、品牌的傳播、產品所要表達的理念、客戶對產品的認知定位等等。
比如華為手機就有不同的品牌名稱和宣傳定位,Mate系列體現的是商務風范,P系列定位拍照手機,Nova主打時尚,而榮耀的勇敢做自己專攻年青人市場。
品牌宣傳不能單看一個個產品,而是要關注整個產業,講好產品的長期演進和產業發展故事,因此產品的命名需要提前規劃和運作。
比如華為發布的芯片有麒麟、鯤鵬、天罡等系列,為了滿足未來的規劃和發展,已經申請了昆侖、玄武、乾坤等名稱。
再比如小米手機現在有小米和紅米,從未來發展看,肯定需要規劃白米、黑米、黃米、藍米等各種名稱,防止商標被搶注,同時也滿足未來的產品規劃。
產品名稱的暗示也非常重要,比如名稱型號中帶8不帶4。那么,在中國做通訊的都知道,早期有巨龍、大唐、中興、華為四個廠商,簡稱“巨大中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前面的廠商慢慢消失。
巨龍的程控交換機型號叫HJD04,簡稱04機,華為叫C&C08,簡稱08機。那么,巨龍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產品名稱與公司沉浮是有關聯的。
產品的名稱也需要簡單易記、便于傳播,現在大家知道無線技術叫2G、3G、4G,但過去并不是這樣,而是叫GSM、WCDMA、LTE,非常不容易理解。
還有一個改名稱的成功案例是Wi-Fi產業,原先WIFI的名字非常復雜,叫802.11g、802.11ac、802.11ax等等,很難記又容易搞混。
2019年標準組織統一改成Wi-Fi4、Wi-Fi5、Wi-Fi6,那么它有非常好的升級換代暗示,也促進了客戶不斷購買新產品。
對于全球化公司,產品名稱不只限于中文名,還要考慮英文。比如華為的HiLink智慧家庭協議、WeLink辦公系統、SingleRAN無線基站、SingleFAN寬帶接入等,都有著非常好的品牌傳播和影響。
有時產品名稱還帶有型號規格,便于用戶理解,比如光貓HG8240就表示有2個電話接口、4個以太接口、不帶Wi-Fi等等。
在華為,命名規則的制定、產品的命名等都是由營銷運作部負責完成。
來源:喬諾商學院
【相關文章】
·華為組織變革,任正非是怎么想的?
·微軟CEO經典三問,引起了華為怎樣的思考?
·華為:又窮又舍得花錢
·華為:實事求是的科研方向與20年的艱苦努力
·華為新時期人才策略:“板凳要坐十年冷”
·華為的IPD變革之路
·華為激勵的重大創新——TUP增值分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