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漢捷咨詢
很多企業很重視戰略管理,但是其中一些企業的戰略管理水平并不高。在接觸企業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企業的戰略管理過程很簡單,遇到戰略機遇時,老板迅速決策,催促內部團隊迅速行動,捕捉戰略機遇,以為這樣就可以獲取期望的戰略結果,然而往往是事與愿違。
回顧這些企業的戰略管理過程,這些企業往往沒有事前的市場分析、差距評估,戰略構想和決策時沒有戰略謀劃、沒有實施系統,過程沒有監控,最終沒有獲得期望的戰略結果也是必然。
這個時候,企業尤其需要DSTE,切實提升戰略管理水平,才能收獲期望的戰略成果。
從戰略到執行(DSTE,Develop Strategy To Execution)的整體框架中,包括四大環節,分別是戰略設計、戰略展開、戰略執行與監控、戰略評估,形成了企業的“戰略與運營流”,能夠有效提升企業戰略管理水平,避免戰略管理誤區。
在DSTE四大環節基礎上,DSTE可以實現三大戰略價值:
01、戰略分析
在DSTE的SP階段,需要進行全面系統的市場分析,對于企業面對的戰略機遇進行科學判斷,審視企業自身的資源能力優劣,對機會差距、業績差距、能力差距進行評估,選定合理的戰略賽道,設定科學合理的戰略目標。
漢捷咨詢某客戶在進行市場分析時,發現智能化產品已經成為行業發展趨勢。該企業對行業進行了全面掃描,選準了對標標桿,審視了自身的能力短板。在這個過程中,該企業發現本企業的智能控制類技術人才是短板,立刻決策,引進了相應的智能控制技術團隊,結合漢捷咨詢導入的IPD流程,重新進行產品規劃和技術規劃,快速開發出了智能產品,推向市場,獲得巨大商業成功。
02、戰略實施系統
在DSTE的BP階段,需要進行戰略系統分解:整體經營計劃、銷售預測與計劃、業務單元經營計劃、各職能部門的年度計劃相應的預算,并將企業的SP\BP轉換成戰略地圖。整體的計劃體系既要保持上下對齊,也要實現橫向拉通,保證系統的系統性、協調性、合作性,最終推動戰略結果的實現。
漢捷咨詢某客戶非常注重目標管理,但是目標之間缺乏聯系性,各部門之間的目標不協調,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各部門之間缺乏協作性,導致目標難以完成。
引入漢捷咨詢后,漢捷咨詢幫助該客戶進行戰略解碼,進行了戰略地圖的繪制,對各主要業務部門、職能部門的價值和責任進行了分解,展示出了各主要業務部門、職能部門目標的關聯性。
經過戰略地圖分解后的目標,體現出了總體目標的一致性、各自目標的協調性,牽引各業務部門、職能部門日常運營的協作,真正做到了“力出一孔”,最終實現了“利出一孔”,順利實現了企業的總體戰略目標。
03、戰略監控與評估
在DSTE的執行與運營階段,采用BEM(Business strategy Execution Model)戰略執行模型方法,梳理關鍵成功要素CSF,提取關鍵考核指標KPI和年度重點工作CTQ,結合年度計劃和目標,監控戰略實施過程,通過經營會議等方式進行階段性戰略回顧、糾偏,最終獲得期望的戰略成果。
漢捷咨詢某客戶發現幾個關聯的細分市場,覺得很有發展空間,于是組織了相應的業務團隊開拓這些細分市場。結果,兩三年過去了,這幾個細分市場沒有攻下來,這幾個業務團隊士氣低落。
漢捷咨詢進入以后,發現該企業在新業務的考核上過于注重經營性結果指標,忽略了過程性的監控指標,實際上扼殺了成長性業務的發展空間;在過程管理上,注重對新業務的督促性,忽視新業務的輔導性和能力匹配(關鍵成功要素CSF)。
針對這幾個細分市場,漢捷咨詢導入重點工作立項分解機制和項目管理跟蹤機制,對細分市場業務計劃的里程碑點進行界定,清晰了對業務開拓的能力支持,導入更清晰的動力機制和壓力機制,設計了過程性KPI和結果性KPI,定期召開項目階段會議對業務開拓過程進行跟蹤、檢視和督促,有力地推動了這幾個細分市場的開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關文章】
·DSTE與傳統戰略管理的區別
·系統化、落地式DSTE咨詢,解決企業三大戰略難題
·DSTE跨越戰略設計與戰略執行的巨大鴻溝
·DSTE:打造更精準、更充分、更落地的戰略管理體系
·從BI到EPM再到iDSTE
·DSTE不僅是戰略管理體系,也是集成的管理框架
·iDSTE解決8大戰略管理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