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喬諾咨詢《DSTE從戰略到執行訓戰營》;答疑:喬諾咨詢戰略到執行產品線專家團
編者按:
在喬諾輔導企業的時候,經常有同學提出自己在學習企業管理過程中的各種疑惑,這些問題往往一針見血,非常真實,且是大多數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將定期把這些問答整理在此欄目中,結合喬諾首席專家團的分析回答,分期放出,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問題:
某企業董事長:我們也學了BLM做了戰略規劃,但是最核心的洞察還做得不夠,跟期望比有很大差距,今年也在猶豫是不是要把DSTE建立起來,該怎么辦?
專家答疑:
BLM是解決我們怎么抓住機會,實現商業變現的邏輯問題;DSTE是解決公司大了以后,很多層次,很難有效參與戰略制定執行的問題。
一開始公司規模小,老板自己定戰略就容易;但是公司規模起來了,公司全員參與并不是說說而已,怎么參與討論?怎么把信息收集起來?怎么決策,如何碰撞?會有一套“套路”,DSTE是解決大家如何按時按點有效地討論,BLM和DSTE揉到一起才能去解決問題。
真正要起效果,則要具備以下幾點:
首先,需要一套非常規范而且必須執行的流程和機制作為保障,更重要的是,所有管理層都要非常熟悉這套商業邏輯,因為他們要去決策,要去提供很多的指引。
這里面有個坎,就是公司整個業務體系的洞察能力。
很多公司有個誤區,認為洞察就是老板和戰略規劃部門的責任,老板要給方向。其實洞察是一個公司的能力,只要公司能夠接觸到客戶和技術的人,都應該有洞察的職責。
關鍵在于,如何把洞察有效的做起來,不然就跟體檢一樣,每年體驗一遍,會發現在這么長周期里面,看不清楚,或是像無頭蒼蠅一樣什么都看,看不清楚或者每年看的都是老東西。
洞察的核心是預判,我們沒時間把東西看透,這是第一個問題。
其次,業務設計的認知與能力問題。公司內部可能有人員技術情結或者產品情結比較深,但商業是商業,技術是技術,很多事情不能用技術解決。
很多企業做戰略,洞察到一個機會,下一步就要做產品,然后就決定執行干出來。但是客戶到底是誰呢?
每一個新機會意味著客戶變了,對手變了,這個情況下,如何確?蛻粼敢赓I我的東西,如何搞定對手,其實是商業的策略,關于這一點,很多企業內部往往討論得非常不充分。
這就是我們非常擔心的情況:做了一個計劃,做了個產品,認為能夠抓住機會,但實際上商業策略不對,最后導致錢花了,但是賺不回來。
此外,企業拿很多新業務去試試水但做不起來,其實很多時候投資不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套路不對。
比如特別創新的業務,我們是不是要試水把里面的坑都搞明白;但是有些特別明確的業務就需要一把子的投入。
舉個例子,平臺要進入亞太和歐洲市場,這個事情本來是明確的,大家沒有不了解或不確定的,我們如何能保證這個市場進去一把就成?或者選好一個客戶群體,進去一把就能攻下客戶心智?我們用什么商業策略、商業模式,選擇什么樣的核心場景突破進去?
如果我們討論得比較少,只會一桿子插到產品上去。業務設計要先定下來,我們的資源調配才有意義。
【相關文章】
·企業做戰略規劃的三大典型誤區【相關課程】
·BEM戰略解碼與戰略執行——戰略高效落地之道(深圳)
·戰略規劃到落地執行(深圳-上海)
·BLM業務領先戰略制定與執行(廣州)
·3W品牌戰略——打造高競爭優勢的品牌利益體系(廣州)
·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落地五步實戰法-解密百家企業的數字化底層邏輯(北京)
·基于BLM、MM的SP、BP戰略管理——從戰略到執行(DSTE)變革之道(深圳)